我在北京搬了九次家

(0)

相关推荐

  • 平衡工作与学习有多难?

    早上坐公交,到店里正好八点半,晚上五六点坐公交回家.除去午休一小时,一天刚好八小时左右.爸爸是可以载我回家,被我"严词拒绝"了:"我要提前体验适应上班的节奏,不用送了,你 ...

  • 那年,第一次,进了书店

    那年,第一次,进了书店 2021-08-15 记得第一次去书店,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在县城的高中对面,我去初中的必经之路上! 那个时候上的是寄宿学校,因为村里的初中生很多都去那个学校,所以经常性的都是公 ...

  • 【习作】内蒙古|胡书源《上错车》|指导教师:安国莉

    作者:胡书源|指导教师:安国莉[内蒙古赤峰市松山五小二年级3班]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上错车> "快点.快点,妈妈公交车过来了!"还没有到站牌,我就远远地发现 ...

  •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牛顿5岁上小学,那时的小学是私人办的,带有私塾性质,而且是一种教鞭教育.学校请了一男一女两教师分别教孩子们的文法和算术.孩子们稍有不听话,或者回答不出问题,就要挨打.特别是那位穿着黑色长袍的男教师,像 ...

  • 我的上半生—一个屌丝出版人的成长记忆 (1979.9-1999.1)

    文/杜辉  小时不大聪明(当然现在也没见多聪明),过得浑浑噩噩的.幼儿园时期老师总是表扬我"傻吃傻玩傻淘气",那时也确是没心没肺.幼儿园临近长安街,总有机会组织我们去参加各种表演, ...

  • 「长篇小说·连载」陈英俊 李克聪|击水(十一)

    作家新 干线 击水(十一) 第十一章 五十二   做大蛋糕 家住四楼.此时的楼梯像天梯一样令人生畏,每迈上一个台阶都是那么艰难,腿脚都是那样滞重.陈泽黎终于走到了自家门口,想敲门,但伸出的手又停住了, ...

  •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一本小说,描绘了一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在法国诗人兰波的笔下,是一句跃纸欲出的响亮口号,是19世 ...

  • 北京最“破”的10家馆子,没搬还在这儿呢。。。

    在北京, 藏着很多环境一般,招牌不大的"小破店", 他们靠着实惠和好味道, 留住了一批又一批的北京人. 1.鑫鑫涮肉 这是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过去在玉林小区那,现在搬到右内西街 ...

  • 北京怀柔九渡河家梦缘四合院民宿,中式三合院,理想中的生活!

    北京怀柔九渡河家梦缘四合院民宿,位于怀柔区九渡河镇黄坎村,传统三合院的设计,青砖灰瓦,红梁木柱,雕龙画凤的彩绘,庭院中式建筑美学在此展示的淋漓尽致,寻回老北京旧时光~清新的木香,清冷的流水,淡雅的色调 ...

  • 你搬过几次家(2)

    牛场河日夜奔流,很多东西都在发生改变,小城在变,人与事也在变.教师新村的房还没有交,但是我们卖出去的房子需要很快搬出去了.于是我们在约定的时间内搬到了政协的黄楼.这套房子是一位同事介绍的,他们刚刚退租 ...

  • 你搬过几次家?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信说,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平均下来一生会搬10.12次家:有的人,从留守的家搬出去:有的人,偏偏搬回老家:有些人,从操心半辈子的家搬出去:有些人,搬进努力打拼得来 ...

  • 大辽河上之九—曹家大湾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辽河那道湾之四十九——吴家湾

    辽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河流.先秦称为辽水,<山海经>中的"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汉书·地理志>中的"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

  • 盘锦的桥之四十九—丁家柳河桥

    那桥那人间 禾莱 你 如时光 穿越了多少人的青春 你 如轻舟 摆渡了多少人的记忆 你 如名砚 写就了多少人的奋斗 任由日升月落 你始终在那里 听海风高歌 丢下一路音符 唱出顿挫抑扬的故事 任由四季更替 ...

  • 各省市贸易顺差:浙江最多,北京最少,九省市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广东省去年出口额43497亿元,进口额2.73万亿,都是全国最多,贸易顺差16151亿元.广东作为中国的外贸大省,也是工业强省,大量工业品畅销国外,因为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也进口了很多东西,但仍然实现了 ...

  • 从北京搬到43000人的小城,高晓松太向往这样的江南古镇

    高晓松曾在一个综艺节目中讲到,他从北京搬到了只有43000人的小城市,并不是因为的糟糕的天气,而是他不想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不想变成和别人一样的人.有趣的灵魂总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直到去过南浔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