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海南方言逝与留
相关推荐
-
乡音趣谈(下)
作者:吴斌峰 一个人身处外地,必定会受周边语言环境影响,但孩提时代跟着父母学会的语言,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就像是烙在身上的一个印记.再有语言天赋的人,长大后想学其他方言,也只能学个"形似&q ...
-
为什么海南话是以文昌口音为标准?
海南圈 海南本土人气公众平台,每天推送海南生活资讯,传播海南风情文化,智能查询功能,带您读懂海南.撩我,等你~ 公众号 海南话 海南话(Hainanese),又称琼语,是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语闽南方言, ...
-
1953年春,这个小山村来了两位北京的神秘人物!
神秘的人来访 1953年春,滦平县第四完全小学读书的14岁同学白凤然,突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办公室里面坐着两位来自北京的神秘人物. 神秘人物让白凤然别紧张,只要按要求读报纸中的一篇文章即可. 白凤然就 ...
-
海南周刊 | 海南这一濒危珍稀植物,你知道吗?它不仅气质飘逸,还是抗癌先锋
海南粗榧的叶子.(资料图片) 文\海南日报记者 王迎春 如果把艳丽作为伯乐树的形容词,那么海南粗榧的"树相"用俊秀来形容或许再合适不过了. 俊秀外形 海南粗榧别名红壳松,是三尖杉科 ...
-
海南周刊 | 海南这棵陆均松“辈分极高”,已有2600岁,是雨林“树王”
海南陆均松.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谢凯 林木是热带雨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的植物里,为了争取一丝生机,不断向上生长,笔直高大的身板.盘根错节的藤条.吸吮天地精华的根部-- ...
-
海南周刊 | 海南酸豆树——实力圈出酸势力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秋冬时节,又到了酸豆树结果的时候,穿行在琼南的乡村,很容易遇到硕果累累的酸豆树.初识酸豆,是3年前第一次来到琼南,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的老丹村采访.彼时老丹村的村民已搬新居 ...
-
海南周刊| 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国白
玉骨凝脂中国白 海口市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海口市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杯口. 省博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省博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杯底. 文本刊特约撰稿刘亭亭 图王浩 ...
-
海南:留住方言的音容笑貌
如今提及方言,人们最常用的关键词是:消逝与保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方言流逝.乡音渐远是不少地区共同面临的窘境,海南也不例外.多年来,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建议,希望能留住海南方言的" ...
-
海南周刊 | 龙脑香科——热带雨林里的擎天柱
青皮.卢刚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中国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热带雨林? 曾经,国际学术都对此持怀疑态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树种龙脑香科植物在云南西双版纳被广泛发现,中国热带雨林的 ...
-
海南周刊 | 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4月13日海南开展
原标题:海南周刊 | 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4月13日海南开展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10:50:02 来源:海南日报,文\海南日报记者 赵优 海南岛孤悬海外,物产丰富,尤以&qu ...
-
海南12地方言朗诵《再别康桥》,笑了我三天三夜!
海南12地方言朗诵《再别康桥》,笑了我三天三夜!
-
旅游周刊 | 海南赏花:你最爱哪一抹春色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艳玫 时间:2021-03-04 08:29:20
3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有人说,春天的模样,藏在一片片花海里.花儿就像提前得到了讯息,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开始探头.发芽.展叶.开花,潇洒恣意向世间展示美丽的姿态. 在海南岛,公园.景区.河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