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类方之竹叶石膏汤

(0)

相关推荐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原文: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浅析:言太阳病吐生内烦辩证.太阳病误吐津气已伤,表邪渐微而里热已显,故人见不欲近衣.吐后内生热烦,证属气液两伤,阴不和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半夏,人参麦冬草米加: 清热益气养阴津,气阴两伤效堪夸. 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 ...

  • 竹叶石膏汤∥早上咳甚,呈呛咳状【第763期】

    韩某,女,63岁. 咳嗽四月,初由感冒而起,早上咳甚,呈呛咳状,痰白黏稠,咳之不爽.口苦咽干,思饮思冷,神疲乏力,胃纳一般,小便利,大便日一行.望其面色微红,目下浮肿,舌红无苔,少津.诊其脉,沉细略数 ...

  • UC头条:阳明类方三承气汤比较

    三承气汤是指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三方,三方药物相似,主药相同,配伍及适应症略有差别,现集而述之. 点击加载图片 承气者,为承顺胃气之下行之意.感染性疾病发热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容易抑制肠道蠕 ...

  • 阳明类方三承气汤比较

    □ 赵 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承气汤是指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三方,三方药物相似,主药相同,配伍及适应症略有差别,现集而述之. 承气者,为承顺胃气之下行之意.感染性疾病发热会造成交感神经 ...

  • ​扶阳法类方要义之阳明类方

    扶阳法类方要义之阳明类方 □ 赵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会引起人体内一系列变化,例如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白细胞增多,吞噬作用增强,抗体形成加速,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均有利于 ...

  • 经方论坛 扶阳法⑬: 扶阳法类方要义之桂枝类方

    经方论坛 扶阳法⑬ 扶阳法类方要义之桂枝类方 □赵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体系立论,六经辨证体系以六经处方为代表,六经处方可根据其主要作用归纳为六大类方,即太阳病类方 ...

  • 竹叶石膏汤加味‖高热不退(津液大虚的太阳阳明合病)【第803期】

    上期原医案 吕某,女性,18岁. 因高热住院治疗,半月热仍不退,用激素治疗热追亦不明显.每天体温在38-39℃,症见身热.自汗.盗汗.恶心.食入即吐,舌苔白,脉细数. 处方:淡竹叶12g,生石膏(同煎 ...

  • 读方与用方(125)厥阴寒凝、阳明郁热案

    厥阴寒凝.阳明郁热案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某,女,34岁.2012年3月6日初诊. 因月经未行5月余就诊,平素月经后期.喜食冷,大便干.舌质暗红,舌苔白润,脉细弦. 笔者思,证属肝脾不调. ...

  • 42阳明胃腑寒证方--四逆汤 

    四逆汤 (方见前)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吴茱萸汤 (方见前) 食谷欲呕,属于阳明胃寒,吴茱萸汤以温胃寒.得吴茱萸汤,呕反增剧,此属于上焦有热,不止胃寒而已 ...

  • 扶阳重不在附子,而变通于干姜——《康治本》回阳类方溯源

    先看看<康治本伤寒论>干姜附子基的演变过程: 干姜附子汤(干姜一两半 生附子一枚)→四逆汤(干姜一两半 炙甘草二两 生附子一枚)→通脉四逆汤(干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附子一枚,<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