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穿支针法之二

提出“皮穿支刺法”这个新概念,不是为了开山立派。

这事没有意义,而且特俗。现在已经有了头针脖子针脊柱针腹针踝针手足针,耳针颊针五行针全息针,火针艾灸针电针磁针等等,加上西方的干针,湿针疼痛注射法内热针等等;再加上民间的平衡太上道家佛教等宗教派针法,还有铍针拔针放血针等复原古代九针的针法;加上与近代科学结合出来的反应反射激痛映射等等。中国人在针的“虚”名上做手脚已经穷尽中国语言词汇极限了,各种角角落落都已经安上一个针法了。

本质上都是在黄帝内经丰富的内容上进行包装;针刺的科学更重要的是有“硬”东西。

这种包装意义不大,反而影响学习者对经典中医的认识。这不叫“误入歧途”,而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故意造一个歧途

现在再提一个皮穿支针法,真是一大俗啊。因为皮穿支研究并不深入,微循环未解决问题还有很多,提出一个科学基础不牢靠的治疗方法,实在是虚名而已;而且我临床病例并不多,治疗经验并不丰富。有些病的扎针方法,也是才推断出来的;虽然有效,但是没有循证。总之,提出一个“针法”,非我本意。

但是又不得不提,因为每一次对新人讲述皮穿支,对方总是滔滔不绝给我讲他所理解的中医及针灸。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不懂”,他们的理由有很多,有的是拜师某个大师,自觉是名门高徒;有人自觉病人很多,恨不得给我讲点临床经验;有的是深信某种理论机制,就跟中医黑似的,给我讲各种神经淋巴全息量子暗物质等机制。想想也有道理,他们要是不信仰某个理论,他们怎么能够坚持走下去哪?人发现了事物的一些规律,又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就只能找一些玄虚的理论。

每到此时,就不得不给他们灌输一个新名词“皮穿支”,他们一脸懵逼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显微外科太小众了。给他们说皮穿支是血管,他们就惊呼了,血管和经络关系早就被否定了。况且血管还敢扎,扎破了怎么办,太吓人了。

想开始讲解剖,更无从讲起,没有实物怎么可能讲出来哪;大学生学习解剖时候好歹有关尸体啊。每到此时,就恨不得找个尸体解剖给他们看看。

最后就是不得不进行的皮穿支操作演示,毫无疑问,效果总是会让他们吃惊的,反应过来,他们就饶有兴趣,也要尝试一把。但是各种手法又来了。透刺、斜刺、冲击等等,反正词汇非常丰富,手上动作哪,就是那么两下。有点像互联网人的创造词感觉。

中医要好好的针对病情来处理问题,而不能把精力都放在造词上

因为依据皮穿支扎,特征性太明显了,不提出来,既然总是费那么多口舌解释,不如直截了当提出来比较省事

提出这一个针法,就必须提出一个概念就是“针害”。扎针,不一定全是好事。比如万一过多刺激,用中医的说法叫补泄太过怎么办。

针灸并不是只有好处,而无害处的。在黄帝内经中,害处是很多的。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 是谓重竭。重竭必死。

又曰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 不中而去则致气; 精泄则病甚而恇, 致气则生为痈疡”。

《黄帝内经太素》曰: “不中病,中精, 故精泄。不中病, 病虽暂去, 更致弗气为痈疡也。精泄病甚,故恇也”。恇,即恐惧害怕。

《素问·刺禁论》就提出 “脏有要害, 不可不察”, “刺中心, 一日死”, “中脾者五日死”。 “刺面中溜脉, 不幸为盲”, “刺眶上陷谷中脉,为漏为盲”,“刺舌下中脉太过, 不幸为喑”,“刺客主人中脉,为漏为聋”。

正确的针刺要求是损有余而益不足, 要各其所宜,补虚泄实。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会诊脉象。黄帝内经》曰: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 视气之剧易, 乃可以治也。”诊脉象是中医极高的技术,所以,不可能强求的。

皮穿支针法,是将针害降低到最低,一个是毫针,口径在0.18毫米,可以说针眼都难以分辨,作用力度较小。其次是自学扎针,有些人不敢自己扎,医生可以帮助将其针刺入皮肤,然后鼓励病人自己转针或者适当活动来促进针感。要求就是由针感(只要是非刺痛感就算)即刻停止针的动作

再次以前臂和小腿、脸部为主,这些部位没有什么大的重要组织。当然,脸部有眼睛,但只要不是十级脑残不会自己扎眼珠子。会用皮穿支的人,一般没有脑残。

还要注意前文提出过,老人小孩以及其他病人比如创面的,糖尿病的不能自己针,古人也发现这一个问题。《针灸资生经》曰: “凡消渴经百日以上, 不得灸刺, 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 遂至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也就是糖尿病血糖太高的,也不能刺。

有风险,相比受益,还是小很多。每年那么多车祸,不也是得开车吗。好好学习解剖,理解针刺的机械原理以及人体基本结构是可以无害的。

总之,皮穿支刺法是可以自行在家针刺的,但是针刺者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过于随便的针刺。

(0)

相关推荐

  • 鼻炎针法

    柳华山老师的针法,无经.无穴.不辩症,它只讲个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的准确,排放理念清晰,就能做出疗效.不需要任何基础都可以学会使用,对于针灸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非常适合.因为盲人师傅都能学得会,所以正常 ...

  • 关于内针热的一点思考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劫病之功,莫捷针灸. 国庆假期间除义诊,门诊值班外,陆续看了三本书,几年前<黄帝内针>"流行"时,便有耳闻,只因针灸江湖鱼目混珠,故敬而远之,近年 ...

  • 世界观与血管体

    从中医看西医,感觉西医的知识非常散.乱,没有一个主轴,因为最后的机制要落实到某一个分子.细胞.组织上.从系统角度看,分子层次和细胞层次不是一个尺度的,分子由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来研究,属于微观层面:组织 ...

  • 皮穿支针法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本文正式提出一种针灸的手法,叫皮穿支针法.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需要一个精准定位皮穿支的设备,第二,依据对皮穿支解剖的理解.显然这样会导致以前各种所说的针法,统统作废:可能越是名师 ...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二)

    准确的说"体表皮穿支部位和体表的穴位点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并不是"穴位的实质是皮穿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违背了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哲学关系,中西医之间只能 ...

  • 干针,针灸,皮穿支针刺

    群里有人讨论干针.以前我可能还是局外人,现在开始提出皮穿支针法,那么肯定要参与干针.针灸之间曾经爆发过的论战了. 一 皮穿支针刺治疗方法来源与皮穿支与穴位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来源于中医,这一点是大是大 ...

  • 奇经八脉与皮穿支

    黄帝内经的概念很多,有一些概念只有只言片语.比如奇经八脉.从皮穿支角度理解奇经八脉和阿是穴以及"宁失其穴务失其经",很容易,但是要知道很多显微外科的解剖知识.因此得分为两部分,本文 ...

  • 皮穿支(穴位)定位的演示

    这是一个朋友体验用超声寻找穴位录下来的. 因为这是显微外科医生的专业操作.很多朋友看不明白,我特此解释一下. 这一个仪器,是日本货,名字叫做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读者可能更熟悉的是b超,基本上在医院里是一 ...

  • 皮穿支和血管体的概念,以及背后的意义

    皮穿支,英文字是perforator,有人用一个词是perforating cutaneous vessel.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后者明确加上一个cutaneous.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皮.皮肤.但是从解 ...

  • 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穴位皮穿支内容是这个公共号的主要内容,剩下的就是吵架群的总结. 写了很多篇,很多人看文章之后感觉非常乱,看不懂.其实,乱,可以理解,因为我心里也没有这个想明白,我是通过写来梳理,这是我的责任.但是看不 ...

  • 皮穿支与穴位的研究历史

    我觉得以后会有很多人不断的说类似的话.因此,我觉得需要把这一个事情说清楚.以后在有人说类似的话,就直接翻出这一篇文章.这里面有三个前提: 1.        我是中国人.必须站支持中国.支持中国文化的 ...

  • 回到中医的思想源头-穴位皮穿支之五

    前几天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文章<灵枢>乃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作.黄龙祥认为"黄帝内经不可能从天而降,作者的编撰思想也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在前人已经探索取得成功经验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