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晶:“一从二令三人木”新解
相关推荐
-
王熙凤命运里的“加减乘除”
作者:刘永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红楼梦>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 ...
-
《正册判词》赏析之十一
<红楼梦>第五回 读红品诗词-38 <正册判词>赏析之十一 文/墨吟 筱蕊 宝玉看完正册判词第十页,接着看第十一页,只见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 ...
-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157:第十三回精读⑨
157 第十三回精读⑨ 原文节选 批注精读 [批注]凤姐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在为人处事上,在管理上却有着独特的天赋.她很善于观察,善于反思和总结.从这里她能总结出宁国府的五点问 ...
-
红楼梦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是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生的.在贾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三,是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一个.说她志向高,是她想有一番作为."敏探春兴利 ...
-
李纨判词“如冰水好空相妒”,作者是在讽刺谁?王熙凤无端被打脸
李纨在<红楼梦>中没有争议,争议来自后世读者的自我认识.具体争议点有三个: 一,判词"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 二,[晚韶华]曲子"人生莫受老来贫, ...
-
贾元春判词,为什么画一个黄色果子?看清结局才知曹雪芹构思巧妙
上文分析了"弓"对贾元春人生的意义.揭示出贾元春结局因为贾家卷入类似"马嵬驿之变"的皇权争夺,像杨贵妃和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样,被皇帝赐了三尺白绫,惨被缢死. 贾家 ...
-
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的“爱情”,究竟是自愿,还是被迫无奈?
文:红楼不红2021.2.7. <红楼梦>中有不少隐藏的情节,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的"爱情"就是隐藏最深的那一个. 先是<红楼梦>第7回,有一个" ...
-
对王熙凤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臆解
文/肖旭 因为警幻册子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子都关连到许多人物的情节和结局,对于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及全书的版本结构.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种谜语式的诗句 ...
-
谭德晶:论自《风月宝鉴》迁入部分的异质性
根据脂批以及后来的一些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大致确定,红楼梦中的一些故事是从曹雪芹的"旧著""风月宝鉴"中迁入的,这些故事主要包括"贾瑞的故事" ...
-
《红楼梦》中凤姐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里的判词如果真是每个人最后结局预告的话,这好像并不符合曹雪芹一贯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写作手法,要知道曹雪芹是最会设伏地,从给黛玉和宝钗的判词中也可以看出并不是像有的人解释黛玉是上吊而亡,宝钗也没有 ...
-
谭德晶:《〈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辨析》
<〈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辨析>,谭德晶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版. 内容简介 自胡适倡新红学的100年来,虽然关于后四十回的高续说似乎成为一种流行,但对其质疑者却也代不乏人.早在 ...
-
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遭贾琏休妻惨死,为什么贾母不救她?
王熙凤的结局,虽然八十回前线索不多,但基本共识是她最终遭贾琏休妻,送回了王家.古代女子最大的耻辱就是被夫家休妻.所以<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才会对丈夫哭诉:"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
-
一从二令三人木,凤姐的婚姻悲剧带给我们什么反思?
红楼梦刻画了无数精彩人物,但若问其中哪个最精彩最成功,我敢说,没人能超过凤姐. 王熙凤的出彩,很难用合适的语言去总结.就像林青霞塑造的东方不败一样,有着极致的恣意张扬.鲜衣怒马,但也有极致的痴狂悲辛. ...
-
谭德晶:曹雪芹为曹颙遗腹子的两条铁证及其相关分析
谭德晶:曹雪芹为曹颙遗腹子的两条铁证及其相关分析
-
谭德晶:《红楼梦》与《风月宝鉴》之关系再探
<红楼梦>与<风月宝鉴>之间的关系,关系到红楼梦的生成问题,故是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此前相关的研究相当多,并由此形成了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两大类观点: 甲戌本<红楼梦 ...
-
谭德晶:解剖红楼梦这只大西瓜——析红楼梦的主题构成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表述,例如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理论,认为红楼梦通过说明人生苦难的不可避免,表现了一种"解脱"的主题,其相关表述为:"<红楼梦>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