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至死,百年后其子孙称帝|朱亨嘉|徐达|元朝|朱文正

看多了文艺作品中高度脸谱化的角色,以及对错分明的事情,很多人都生出了错觉,似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可以被片面地划分为好人坏人。

但我们都清楚那是不可能的,就像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世民是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逼宫父亲的血腥手段登上了皇位;结束了元末乱象,平定天下的朱元璋曾做出残杀功臣的不义之举。

朱文正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是朱元璋的侄子,继承了朱元璋的优良基因,曾经以少胜多破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堪称军事人才。

可他的性格中也有阴暗面,最终咎由自取,铸成大错,朱元璋有心惩治他,又顾及骨肉亲情,最后把他幽禁致死。

朱文正的一生无疑是具有传奇性的,他立下大功,更有统帅外万军之才,却在幽禁中度过了后半生。

朱文正其人

朱文正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哥哥朱兴隆,虽然有个做皇帝的叔叔,但那毕竟也是之后的事情了,在朱文正出生时,元朝还在,在元朝统治下生活的汉人性命轻贱有如草芥,命都不会保住,钱财自然也就是空想了,当时的朱家十分贫困。

贫困得都没有分家的价值,于是在朱元璋上山当和尚之前,一家人一直是住在一起的,朱文正和朱元璋这对叔侄处于一室,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自然也就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朱兴隆因病去世后,妻子王氏眼看生活无以为继,就带着年纪尚小的朱文正回到了娘家。

公元1354年,朱元璋的军队成为反元队伍里一支强有力的势力,他本人也把名头打响了,吸引名师人才纷纷前来投奔。

最令朱元璋惊喜的,莫过于和侄子朱文正的重逢。时年十八岁的朱文正与母亲一起来投靠朱元璋,两方都是欣喜万分,没想到战火纷飞,还能和亲人重聚。

找回了侄子,自然要给他分配差事,朱元璋对朱文正多有照顾,以至于年仅二十岁的朱文正就和徐达、汤和等老将平起平坐,二十五岁时就达到了个人事业的巅峰,成为大都督,是朱元璋手下的最高军事统帅。

年纪轻轻的朱文正担得起这样的要职吗,很多人的心头都盘踞着这样的疑问,不怪他们犯嘀咕,质疑朱元璋的决定。

因为朱文正日常表现得太过于不靠谱了,他是个浪子,对花天酒地十分有兴趣,沉迷于一切玩乐活动里,对正经事就兴致缺缺。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朱文正能在青年时期就升至高位,凭借的是和朱元璋的血缘关系罢了,他们忘了,如果朱元璋真的只是一个任人唯亲,不顾大局的人,他是绝走不到今天这地步。

不过,他们忘了也不要紧,因为朱文正马上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提醒他们这一事实,展露自己一直以来以玩世不恭的姿态所掩饰的锋芒。

洪都保卫战

朱文正并非没有才能,只是杀鸡焉用牛刀,那些小事都不值得他出手,耗费心力。不过,二十七岁的他很快就迎来了人生中一个巨大而艰巨的挑战,那就是洪都保卫战。

至正二十二年也就是1362年,朱元璋把龙兴城改名为洪都,并把朱文正任命为大都督派过去镇守。第二年四月,朱元璋出兵支援情况危急的安丰,他的死对头陈友谅瞅准了这一时机,派出60万大军把洪都包围。

自古的攻防战里,守城一方都十分被动,少有胜利,洪都城里的官民没打算指望那个自从上任以来,就只会花天酒地的大都督,心里充满了绝望,倒是不被看好的朱文正本人从玩乐中抽身,露出了坚毅的神情。

城外是六十万虎视眈眈的敌军,援军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种种不利,却都被朱文正克服了,在这场名留青史的战役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能力。

朱文正昼夜不歇,合理布防兵力,带人及时修补城墙,竟然凭借着微薄的兵力,硬生生扛了85天,一直扛到了朱元璋带兵救援,陈友谅被迫撤兵。

这场战役成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是朱文正人生中光辉的一页,但是有了光芒,就一定会有相伴而生的阴影。这件事看似是朱文正人生的顶点,却也是他盛极转衰的一个标志。

反叛

朱文正的反叛是当时没人预料到的,而他反叛的原因倒是没有什么新意,和在他之前的无数反叛者一样,他对自己的封赏不满。

原来,陈友谅集团被铲除后,朱元璋论功行赏,而立下不凡功勋的朱文正却没有受到封赏。

朱文正心中不忿,就开始纵容手下行不法之事,这还好,他真正触及朱元璋底线的是联络张士诚,意图反叛。朱元璋勃然大怒,把朱文正囚禁在桐城,最终郁郁而终,草草度过了和辉煌前半生不相称的后半生。

朱元璋到底是顾念血脉亲情,没有对朱文正的亲眷出手,把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接到身边教养,加以善待。甚至在最后分封皇子时,朱元璋也给朱守谦分了爵位,朱守谦成为靖江王,也是藩王中唯一一个不是朱元璋直系血脉的。

朱文正的血脉得以流传,时间一晃,来到了大明灭亡之际,崇祯帝死后,大明诸王纷纷自立,延续大明。

朱文正的第十一世孙朱亨嘉也凑了个热闹,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称了王,把封地桂林改名西京,还定国号为洪武,极力向朱元璋靠拢。

朱亨嘉一套操作倒是流畅,但朱氏其他藩王表示不服,于是放下争端,合力围剿自称大明正统的朱亨嘉。于是朱亨嘉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亡了国,他本人也兵败自缢。

小结:

朱文正拥有超凡的指挥才能,本可以在朱元璋手下大有作为,成为开国功臣,但他的极端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看来,虽然一个人的才能很重要,但性格才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主要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