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会说的方言:除了鲁国曲阜话,史书还记载一种方言
相关推荐
-
孔子之父——叔梁纥
叔梁纥,名纥,字叔梁.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王公楼村).后来,由于宋国的战争,叔梁纥一家被迫流亡鲁国,在这里定居下来.叔梁纥长大后,因学识渊博,武功高强,被鲁王封为大夫.叔梁纥( ...
-
一代圣人“孔子”的身世之谜
公元前约563年,释迦牟尼佛诞生于现今尼泊尔蓝毗尼园的娑罗双树下. 而十二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51年,一位思想圣人在他的东方诞生了. 他,是一位教育家,曾向他求学的弟子多达3000多人. 有很多弟子非 ...
-
孔子和苏格拉底大PK,会怎么样?
中西先贤中,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那么,如果将他们两个在一块PK,会怎么样呢?现在分别从各个方面盘点一下: 一.两人的头衔 分别百度一下.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5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
-
孔子原来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背后有这样一个血腥的故事
作者:学思知行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如今,人们都把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其实,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被封于栗邑( ...
-
《鲁国春秋》:鲁国文化的丰碑,儒学起源的史诗
曲阜鲁国故城,是中国周代鲁国都城遗址,面积10.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约1.1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文物部门对曲阜鲁国故城进行了多次调查.勘探和发掘,出土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发现了城垣与 ...
-
论语:子所雅言(7-18)
中国汉语言方言很多,地点不同.时代不同,语言就会有所变化.出现差异.日常生活交流可以用方言,但是读古书特别是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王典籍,不能够随时随地改变,必须用原本的发音.读音正,意思才不会偏. ...
-
鲁国三虎将有孔子之父
鲁国三虎将:为鲁国南征北战,其中一位是孔子的父亲! 鲁国(前1043年-前249年),先秦诸侯国,姬姓,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 ...
-
齐国大兵压境,七十二贤徒,孔子为何让子贡游说各国,以救鲁国?
春秋末年,齐国与鲁国发生争端,齐国的相国陈恒权倾朝野,心怀叵测,有谋反之心,意欲削弱各大公族势力,说服齐简公,派国书.高无平等为将,率大军进攻鲁国. 孔子的学生子张,彼时正在齐国,得知消息,立即飞奔来 ...
-
孔子是商纣王兄弟的后裔,老家在宋国却为何跑到了鲁国?
周武王灭商之后,开始分封天下诸侯,来拱卫西周天下.当时为了防止商朝遗民造反,武王将亲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分封在了商朝故都朝歌附近,以此来监视商人.又为了体现周朝的仁政,还把纣王之子武庚封为商侯,依旧 ...
-
古费地,鲁国季氏家族的食邑,孔子要堕的“三都”之一
我们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我们不太了解大禹治水时身边有个高级参谋,他叫伯益,也是个善于治水的高手.<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 ...
-
山东省的这个县级市,鲁国在此定都,孔子出生于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省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省份.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 ...
-
孔子升任鲁国大司寇,注定是夹缝中的舞蹈《大梦春秋》128
曲阜 公元前501年,新任季氏家宰公山不狃刚刚上任,就迫不及待地向孔子发出了邀请.这份邀请与当初阳虎那份邀请,从本质上来说,并无分别.孔子立刻意识到,公山不狃极有可能效仿阳虎,踏上颠覆季氏乃至三桓之路 ...
-
【第241期】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6章》孔子在鲁国为官时衣着装扮是怎样的?
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6章>孔子在鲁国为官时衣着装扮是怎样的? 10·6 君子不以绀(音gàn)緅(音zōu)饰①,红紫不以为亵(音xiè)服②.当暑,袗(音zhěn)絺(音chī)绤(音 ...
-
弟子在鲁国有所作为,孔子出国十四年后终于可以回家了!
当年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代理相国的工作,可鲁国是实际权力控制在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这三大家族手中,其中说话最有力度的,是季孙氏的掌门人季桓子. 对于孔子的治国理念,季桓子提不起兴趣,方方面面都不是很 ...
-
孔子要在鲁国实行集权,第一步就是拆三桓的城墙!
孔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担任鲁国大司寇一职,按理说,这大司寇算是很大的官了,能在鲁国管不少的事情,可当时的鲁国情况很特殊,孔子的权利范围还是很小的. 此时的鲁国,大权和地盘被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