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职工医保迎来重大改革,影响3亿参保人!

重磅消息!职工医保即将发生大改革,直接影响3亿参保人!

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截图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

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

  • 门诊费用拟纳入职工医保报销范围

  • 单位缴纳费用拟不再计入个人账户

  • 个人账户可支付家属医疗费用

这些变化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快点跟着奶爸一起来看看吧!

01 

门诊费用拟纳入职工医保报销范围

征求意见稿的第一大举措,是要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

过去,职工医保支付以保住院为重心,而门诊保障存在明显短板。

且门诊报销主要使用个人账户支付,而个人账户的钱并不多。

此次征求意见稿确定后,门诊报销主要会发生以下变化。

一方面,将门诊小病、常见病纳入医保范围。

从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入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另一方面,门诊报销比例从50%起步。

普通门诊统筹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支付比例从50%起步。

未来,随着基金承受能力增强,还会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此外,部分需要在门诊开展、比住院更经济方便的特殊治疗,可参照住院待遇进行管理。

门诊报销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的设计,也会考虑与住院支付政策衔接。

(门诊共济保障的好处)

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报销比例50%起,对于广大职工参保人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

02 

单位缴纳费用拟不再计入个人账户

征求意见稿的第二大举措,是修改个人账户资金计入方法。

我们都知道,职工医保费用是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的。

过去,职工个人缴纳的全部保险费、以及单位缴纳的保费有30%会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其余70%计入医保统筹基金。

可能有朋友还不清楚什么叫医保统筹基金。

举个例子:

小明生病住院了,医药费总共花了10000元,刷医保卡报销了75%,即7500元。

小明只要另外再出2500元。

而报销的7500元,就是从统筹基金中扣除的。

而此次征求意见稿指出: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以内,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也就是说,改革以后,个人缴纳部分依然计入个人账户,但单位缴费部分会100%放到医保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这就意味着以后我们个人账户的钱会变少。

那这部分钱用来做什么呢?

征求意见稿里也说了:

调整统账结构后,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提高门诊待遇。

所以,钱还是那些钱,只不过这个30%以前是给个人用,现在要进入统筹账户,跟其它参保人一起分享。

其次就是如果去门诊就医,能报销的费用更多了。

03 

个人账户可支付家属医疗费用

这也是征求意见稿的第三大举措: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

过去,个人账户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

而改革后,除了职工本人,还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甚至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

不过,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支出不能报销。

(改革前后医保费用去向及支付范围对比)

改革之后的个人账户,有了互助共济功能,一方面可以将本人闲置的账户资金盘活,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家庭的医保互助。

不过,奶爸看到这里第一反应是:

这不就是我们之前多次讲过的医保卡外借吗?

医保卡外借给家人、亲属,容易留下不良就医记录,保险公司是比较介意的。

医保卡随意外借,保险公司如果无法评估被保人发生风险的概率,很可能会拒保。

这项政策一出,保险公司估计已经忙碌起来了。

接下来他们将如何应对?

一切还未可知,我们先静观其变吧。

此外,大家可能还非常关心的一点是:

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变广之后,医保费用会不会增加?个人医保待遇会不会受到影响?

大家可以放心,改革后,不仅医保待遇不会变差,个人缴费也不会增加。

 04

奶爸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职工医保政策改革,对广大参保人来说利好居多。

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好点子,也可以在9月6日前通过官方提供的联系方式反馈。

不过,这次改革也从侧面反映出:

虽然我们的社保福利越来越好,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医疗费用支出也水涨船高,社保基金也出现入不敷出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奶爸一直在强调,社保一定要参加。

同时,在此基础上,一定要适当配置一些商业险,才能获得更全面、安心的保障。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请点个“在看”让我知道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