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用的函数,别把它隐藏太深

记得坚持打卡哦~

本期小编要给大家分享一个隐藏的时间函数DATEDIF,它在公式下拉框中不显示,是不是认为就不常用?

其实虽然称之为隐藏函数,但是功能不可小视。

利用DATEDIF函数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出两个日期之间相差的天数、月数、年数,是一个HR日常办公中出场率相当高的函数。

我们先来了解下函数DATEDIF,详见下图:

在我们输入函数的时候,不会出来参数提示,DATEDIF有三个参数:

DA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

即DATEDIF(起始日期,结束日期,返回结果类型)

unit(返回结果类型),详见下图

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第一二种,求两个日期内的整数年和月。

接下来小编演示下DATEDIF函数的使用:

动图演示:

我们可以通过已知员工出生年月日,结合时间函数TODAY快速得到员工的年龄。

假如我们要统计离职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月数,输入公式:=DATEDIF(E3,F3,"M"),下拉填充即可,也相当的简单方便。

但是小编要在这里插一嘴咯,为什么微软要隐藏这个函数内?肯定有其不适用的地方,就好比上图,其实已经产生错误值。

错误数据:

2017/5/31 ➨ 2017/9/30

2017/5/31 ➨ 2017/6/30

通过扳手指可以得出前者相差4个月,后者相差1个月,而我们的数据很明显漏算。

为什么会漏算?是公式错误吗?

这其中缘由是因为数据的起始和结束日期均为当月的最后一天,并且起始日期的天数大于结束日期的天数,用DATEDIF函数进行计算,会认为未足月而返回错误值。

那如何解决?

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其实只要将最后一天变为次月的第一天来进行计算,那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啦。

利用IF函数先来判断是否为最后一日,如果是最后一日,那就取在原日期上加一天的日期来进行计算。

操作动图:

修改后函数:

=DATEDIF(IF(DAY(E3+1)=1,E3+1,E3),IF(DAY(F3+1)=1,F3+1,F3),"M")

OK,这就是我们的隐藏时间函数DATEDIF的几个常用方式,当然小编这边也留了一道题给大家,是今天微信交流群中正好一个小伙伴遇到的困扰。

小伙伴们赶紧尝试下,记得写完之后留言哦!小编将在明天

留言中随机抽取3名小伙伴送出精美礼品一份!!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 「分列」不单单只有字面意思功能,另外几种你get了没?

➨ 别再混日子了,除非你也想成为公司裁员计划的一员

➨ 这波北电表演系小哥的论文目录什么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