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玉狗看宋人审美,不服不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青玉狗

中国玉器从宋代开始正式进入了民间,从此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普通百姓只要愿意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玉器,而玉器也成为了商品参与流通,从此具备了“民玉”的属性。

正是由于玉器商品属性的这种深刻变化,导致宋代玉器具备了浓郁的民俗色彩,各种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玉器题材大量涌现,动物造型玉器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方面说明动物造型贴近生活雅俗共赏,历来为中国文化所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玉鸭

玉狗就是宋代玉器中颇具特色的动物题材。

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宋代玉狗,不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且艺术造型和琢玉手法也非常娴熟老辣,整体给人一种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玉狗

但是宋代玉狗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普遍都很瘦,极具骨感美。

从一些宋代玉狗中能看出宋代治玉工匠在着意刻画瘦骨嶙峋狗的形象,包括尖嘴、细身、半连珠状的脊椎关节和清晰可见的肋条骨,这些精准的创作手法准确地刻画出造型生动的瘦狗形象。

宋代玉狗

但是为什么宋代的玉狗都这么瘦呢?

莫非是宋代的狗狗生活水平太低导致营养不良?

还是宋代社会风俗中人们不喜欢狗?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宋代古人的生活,了解宋朝的人文风貌和文化特色,并从中一探究竟来寻找答案。

北宋《听琴图》

宋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几个朝代能与之媲美。

宋代的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发展之昌盛堪称登峰造极,国际上许多汉学家都将宋代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就诞生于这一历史时期;宋朝时经济繁荣,是当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宋朝藏富于民,人民生活富足;宋代的理学、宋词、散文等文化成就至今为人仰止;艺术方面的成就则更为突出,从书法、绘画到宋瓷,宋代将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高度。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同时也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宋朝时随着国家统一带来文化、经济的繁荣,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国传统玉器的蓬勃发展,宋代玉器在汉唐玉器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同时也取得了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成就。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青玉鹅形盒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青玉鹅形盒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青玉鹅形盒(局部)

宋代玉器受当时的文化艺术风格影响,清新雅致、形神兼备,极具文人情趣,毫无粗制滥造。

宋时治玉理念带有别显时代特征,明显有别于战汉时期的肃穆凝重,也区别于明清时期的繁缛富丽。

宋代的美学思想最恰当地反映了华夏民族温和内敛又坚韧含蓄的民族精神,意境深邃而高远,因此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宋代玉鹿

宋代玉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由于宋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品味的提升,宋人热衷游猎的习俗大大促进了对狗的使用和豢养。

这就使得品种优秀的猎狗更为人们重视和喜爱,因此在绘画、玉雕等艺术表达中就侧重刻画了当时最为优秀的狗的形象,这也是时代文化和审美特色的一种体现。

所以今天传世的宋代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宋代人眼中真正的良犬——猎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李迪《猎犬图》

这些猎狗因此成为了宋代治玉工匠的首选摹本,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宋代玉狗,大多呈现尖嘴、细腰、清瘦的猎犬特征。

加之宋人审美不事张扬而更注重真实和朴素,因此传世的宋代玉狗就呈现出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样。以至于这种造型风格对后世圆雕玉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的元明清时期治玉中依然有许多带有猎狗特征的玉犬出现,这也可以理解成是对宋代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宋代的文化艺术追求体现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简洁素雅之美,带有明显的民族精神特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对世界文明以及宋以后的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商代玉狗

商代玉狗

三门峡国博物馆藏西周玉狗

美国史密森学会藏唐代玉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青玉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玉狗

上海博物馆藏宋代玉狗

宋代玉狗

宋代玉狗

宋代玉狗

山西博物馆藏明代玉狗

广东博物馆藏明代玉狗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玉狗

清代玉狗

(文章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8

    141.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 高9.3厘米 宽3.8厘米 辽宁省阜新县清河门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盒作双鹅蹲伏状,中间挖空,圆口,内为管状盒腔,口稍敛,两侧各有一穿绳用的小孔,细线刻羽毛状,制作精巧.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好文】粗犷与精细并存的明代玉器赏谈(下)

    明代玉器纹饰的艺术特征 明代玉器的纹饰却极富变化,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玉器的纹饰与传统绘画结合起来,具有"文人画"的特色,开拓了古代玉器美学新境界.明代的山水画.人物画为其玉雕提供 ...

  • 惟妙惟肖!古玉中的动物世界

    玉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鹰 高2.5厘米 宽4.6厘米 厚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 ...

  • 宋代玉、瓷飘清韵,滴露玲珑透彩光!

    玉器与瓷器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是古代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 宋代汝窑天青水仙盆  宋-辽 镂空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玉器诞生于8000年前,甲骨文写成 . 二例,像以绳串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7

    121. 玉龟.水晶龟 北宋 玉龟∶ 长 2.2 厘米 水晶龟∶长 2.2 厘米 1969 年 5 月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龟青白色.圆雕呈扁圆形.昂首作半缩状,眉目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161.白玉镂雕双鹿牌饰 金 高3.5厘米 底宽3.9厘米 1974年黑龙江省绥化县奥里米古城周围墓葬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玉料呈白色.体扁,作三角形,镂雕而成.器两侧边各饰一树,树梢于上角交接.树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2

    21.白玉镶金镯 唐 直径 8.1 厘米 1970 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此镯由三节相等的白玉组成,上刻凸弦纹,每节玉端以金兽面包镶连接,内侧用两颗金钉作铆,兽面间有穿孔,加金条 ...

  • 从宋代玉器看宋人审美,有趣!

    中国玉器从宋代开始正式进入了民间,从此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普通百姓只要愿意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玉器,而玉器也成为了商品参与流通,从此具备了"民玉"的属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青玉狗 ...

  • 《清平乐》引发宋朝热!从宋代玉器看1000多年前的宋人审美,不服不行!

    珠宝匠第435篇原创走心科普 本周末,热播古装剧<清平乐>终于要迎来大结局了. <清平乐>海报 这部以宋仁宗为主线的电视剧,其制作精良的服化道,色彩淡雅的生活画面,每一帧都彰显 ...

  • 宋代玉做的狗子 ,温柔可爱极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青玉狗 中国玉器从宋代开始正式进入了民间,从此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普通百姓只要愿意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玉器,而玉器也成为了商品参与流通,从此具备了"民玉"的属性. ...

  • 免费塔罗牌测试爱情:你还会单身多久?单身狗看过来

    塔罗牌测试爱情 单身对有些人来说是自由,可以没有约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过单身久了会被催婚,有些人觉得婚姻一种形式,自己可以选择自己的感情状态,不一定要走入婚姻,有些人觉得单身是一种寂寞,还是想找另一 ...

  • 带你揭开:高古玉难鉴定的谎言(藏玉必看)

    生坑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因为入土年代久远,旧化特征明显,往往为鉴定真赝提供了较为明确的证据. 很多玩明清老玉的人常说:"明清玉器容易鉴定,高古玉器难鉴定"--这是谬论.高古玉器 ...

  •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十二):金代玉器——侯彦成

    作者 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金是继辽之后在东北兴起的一个较为强盛的民族.今天的黑龙江省就是金上京所在地,也被女真完颜部视为发祥地.这支长期劳动生息于东北区域的游牧民族自建立起独立地方政权以来, ...

  • 5本畅快的热血爽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破浪而行,纵横四海

    5本畅快的热血爽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破浪而行,纵横四海

  • 大唐战狼文官: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到你家破国亡

    大唐战狼文官: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到你家破国亡

  • 从遂宁金鱼村窖藏宋瓷略看宋人四大雅好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记载对宋人烧香.点茶.饮酒.插花等诸般闲事进行了慨述,分析和描述了其产生背景和兴盛面貌,最后将这些活动与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宋瓷相印证,认为宋人闲适.尚雅的生活情趣推动了这些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