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酉辰: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超越
相关推荐
-
鉴赏 | 文人画的书卷气
来源:美术报 中国文人画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审美观念随着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潮.审美理想而不断变化,也随着不同阶段文人画家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艺术实践而不断丰富.北宋"书画同源& ...
-
绘画的历史经验说明,无论是再现客观生活,还是表现主观情思都可产出优秀作品
唐宋以来,中国画论有重大发展.五代宋的"写心"说和"图真"说,在传神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绘画的典型化理论.宋元的写意论则总结了唐代以来抒情性绘画的创作经验,继传神论 ...
-
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超越
恽寿平作品 在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中,"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南田论画>)文人画家在自己的绘画中体 ...
-
【图文】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超越
一点书画关注2021-10-03 06:32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倪瓒作品在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中,"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quo ...
-
艺术品鉴| 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超越
清 恽寿平 晴川揽胜图 绢本 112x39.1辽博 在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中,"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南 ...
-
中国文人画最后的一笔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 ...
-
中国文人画里的岁寒三友
松竹梅--松,四季常青: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合称"岁寒三友". 松.竹.梅做为中国文人画经久不衰的题材,经常一起出现在画中,取松茂而文.竹瘦而寿.梅寒而秀,是三益友之意 ...
-
中国文人画为何以禅宗为本
文人画以禅宗为宗,自晋唐之始重"神"与"气韵",注重心灵的虚静,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旨.文人画的写意笔法就如同写诗一样,它们都运用自己 ...
-
中国“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四条屏拍出千万天价
吴昌硕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其绘画上承徐渭.八大山人的笔墨而具自家神貌,下则启齐白石.刘海粟.潘天寿等花卉之风气,可谓开一代先河者,吴昌硕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而又深远,而其大写 ...
-
廖庚鸿:浅议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廖庚鸿:浅议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 图文/廖庚鸿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史称宋元为文人画的黄金时代.文人画,亦称"士夫画", ...
-
中国文人画之山水一一陈子庄
中国文人画之山水一一陈子庄 对陈子庄,喜欢的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不喜欢的不得了.当然也有人不是真喜欢,怕别人说他不懂画,只得装装格调:也不排除不喜欢的不是真不喜欢,而是被动于人云亦云. 陈子庄极富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