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身暗器 | 少林子午丁

(一)少林子午丁简介

少林子午丁出于隋唐,后经宋代传入少林寺。子午丁有两种形状,一种是三尖相丁,另一种是带护手圈三尖如丁。福居禅师教众僧研练,作为防身之宝,共有18招,以后元代智安;明代觉训,洪荣,广顺,道胡,庆旺,同替,玄敬,精意研练增至24招;后清代清伦,真珠,海参,湛举,湛德,湛春,湛化,湛义等研练苦修又增至36招,相传至今。

少林子午丁的尺寸短小,抓在手里得心应手,有的用钢铁制成,有的尖上点金制成,可拨长枪和匕首,可破数十年的纯功,在危急时可防身自卫,也可惩罚恶歹之徒和拦路抢劫之人,是秘藏少见的小巧武器之一。

少林子午丁的主要技法有:点、刺、扣、砸、钩、架、扫、摆、推、拨、撩、挂等。

沙宝玉老师曰:

子午金丁冒金星,双拳运转快如风。

专打歹徒要害穴,冲点恶贼骨节髓。

砸破坏人金钟罩,刺坏奸臣铁布功。

长枪短剑乜能挡,撒手射敌也能重。

少林弟子徐祗宝,徐祗文讲:

子午丁儿太轻灵,藏在手中不见踪。

强敌力大凶又猛,一心要把我命坑。

拳头轻轻猛一抖,对手跌倒也川平。

以小治大奇玄妙,击敌势快一阵风。

1.歌诀

子午金丁握手中,行动方便应用灵。

远看空拳无兵器,细看手中大处丁。

冲拳专打敌骨髓,前后两面中线行。

虎口扣打侧边穴,左右两侧击敌重。

拨架专用拳轮边,点重脉门敌难撑。

左右前后一样使,上下翻飞妙无穷。

不怕强敌气力大,不怕对手有硬功。

擅打内功铁布衫,点破强敌罩金钟。

若问小丁何厉害,三尖点金精制成。

近战拼搏随时用,敌来兵器也能应。

虽然不是真财宝,防身护体价连城。

弟子学会子午丁,游遍天下会群雄。

嵩山少林传家宝,寺僧研练苦下功。

2.动作顺序

起势、金鸡独立、紫燕展翅、登山打虎、千斤一根、豹子穿林、打虎进山、野蟒钻林、梅鹿奔川、童子弹踢、乌龙进洞、野马奔山、坐虎等食、猛虎跳涧、海底砸鳖、背后推月、脚踢北斗、闭门推窗、腿蹬天边、老君封门、天鹅下蛋、青龙摇头、顺风摆柳、顺水推舟、狮子张口、二龙争珠、双龙斗宝、野马弹蹄、二龙争珠、猿猴缩身、鸿雁落滩、麒麟吐书、童子送书、二郎担山、收招归原。

(二)少林子午丁动作图解

起势

足立八字,挺胸抬头;双手握丁,下垂于两大腿外侧,丁头向下,两手心向后,目视前方。(图1)

1.金鸡独立

提左腿成独立势,双丁由两侧向上屈肘经脑前交插于至双肩两侧,左手在内,右手在外,丁头斜向外,两手心斜向后,目视前方。(图2)

2.紫燕展翅

右脚为轴左转45度,左脚不落地,双丁经胸前,向两侧外展,两手心向前,丁头向外,目视前方。(图3)

3.登山打虎

左脚在前方下落,两脚碾地,向左转体45度,成左弓步,同时右丁由后向前推击,手心斜向左,丁头向前,左丁屈肘收护左肋前侧,手心向右,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4)

4.千斤一根

左脚尖外旋,右脚向前弹踢,同时右丁屈肘护于左肋外后侧,手心斜向右,丁头向上方斜,左丁上架头后左侧,手心斜向左,丁头向上,目视前方。(图5)

5.豹子穿林

右脚在前方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右丁由后向前砸击,手心向左,丁头向前,左丁下落护于左肋前侧,手心向右,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6)

6.打虎进山

双脚向前踮跳半步,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双丁由前向下,经左侧向后上环弧砸向前方,左丁在前,手心向右,右丁屈肘在后,手心向左,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7)

7.野蟒钻林

双脚离地向前踮跳一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双丁向上环弧,然后右丁前穿直点,手心向左,左丁屈肘护于胸前,手心向右,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8)

8.梅鹿奔川

双脚离地向前踮跳一步,成右弓步,左丁前推,手心向右,丁头向前,右丁屈肘后钩,手心向左,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9)

9.童子弹踢

右脚尖外旋,抬左脚向前方弹踢,同时右丁向后挂甩,架于头上右侧,手心向右,丁头向上;左丁由前向后扣于右肋后外侧,手心斜向左,丁头向后,目视前方。(图10)

10.乌龙进洞

左脚在前方一步落地成左弓步,同时左丁由后向前推击直点,手心向右,右丁由上向前下方挂击,然后屈肘护于右肋前侧,手心向左,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11)

11.野马奔山

双脚离地向前踮跳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丁前推直点,手心向左,左手屈肘后钩,护于左肋前侧,手心向右,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12)

两脚不动;左手前冲,手心向右,右手屈肘后钩护于右肋前侧,手心向左,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13)

两脚仍然不动,右丁向前点推,手心向左,左丁屈肘收回护于右肋前侧,手心向右,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14)

12.坐虎等食

两脚为轴,体右转270度成高歇步,同时双丁随身势环弧,右丁砸于右侧,手心斜向前,丁头向右,左丁架于头上左前侧,手心向前,丁头向上,目视右侧方。(图15)

13.猛虎跳涧

双脚离地跳起,前后换步落地为轴,体左转45度,同时双丁在左侧向内下环弧,然后向前后上下展开,左丁展于前上左侧,手心向前,丁头向上,右丁展于身后右下侧,手心向前,丁头向下,目视前方。(图16)

14.海底砸鳖

两脚为轴,体左转45度,左腿屈膝,右腿在后屈膝跪地,变成跪步,同时右丁由后经上向前下方砸击,手心向左,丁头斜向下,左丁在前方环弧上架头上方,手心向右,丁头向上,目视前下方。(图17)

15.背后推月

起身,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成右弓步,双丁随身势推向前方,两手心相对,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18)

16.脚踢北斗

两脚为轴,向左转体180度,速抬左脚向前蹬踢,同时双丁由后向前,架于头上,两手心斜向前,丁头向上,目视前方。(图19)

17.闭门推窗

左脚在前方下落成左弓步,同时双丁向右下侧环弧,然后直臂推向前方,两手心斜相对,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20)

18.腿蹬天边

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抬右脚向前蹬踢,同时双丁随;身势,上架于头上前方,两手心斜相对,丁头向上,目视前方。(图21)

19.老君封门

右脚下落成右弓步,同时双丁由上向后,经左侧向前摆推,两手心斜相对,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22)

20.天鹅下蛋

两脚为轴,向左转体180度成左弓步,同时双丁由后向前砸击,右手心向左,丁头斜向前,砸在左小臂上方,左手心斜向右,丁头斜向上,在下迎击右小臂,两臂交插,目视前方。(图23)

两脚离地踮跳,前后换步(左脚后退半步,右脚前上一步)变成右弓步,同时双丁由前向后,经左侧向上环弧,然后劈砸于前下方,左手心向右,丁头向前,右手心向内,丁头斜向下,目视前下方。(图24)

21.膏龙摇头

抬左脚前上一步落地成高虚步;上体右转90度,同时双丁由下向右上侧摆动撩出,两手心斜相对,丁头斜向右,目视右侧。(图25)

22.顺风摆柳

左脚尖右旋,抬右脚落于左脚后外侧成插步,同时两丁由右向左甩摆,右手高,左手低,两手心斜向下,两丁头斜向左,目视左侧。(图26)

23.顺水推舟

抬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两脚碾地,向左转体90度成左弓步,同时双丁经右侧向上环弧,然后推向前方,两手心相对,丁头斜向前,目视前方。(图27)

24.狮子张口

右脚抬起,内收半步下落,向右转体180度,抬左脚,成独立势,同时右丁由后向前,钩挂于身前方,手心向左,丁头向前,左丁上架于头左上侧,手心向右,丁头向上,目视前方。(图28)

左脚在前方一步下落,右脚抬起,右丁由前向上挑架于头上前右侧,手心向左,丁头向上,左丁由上向前钩挂于身前方,手心向右,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29)

25.二龙争珠

右脚在前方一步下落成右弓步,身向前探,同时双丁随身势由后向前推击于头前斜上方,两手心相对,丁头斜向前,目视前方。(图30)

26.双龙斗宝

两脚为轴,体向左转180度,成左弓步,同时双丁由右向左,经上摆击于前斜上方,两手心斜相对,丁头斜向前,目视前方。(图31)

27.野马弹蹄

左脚离地后移站立,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双丁由前经下向后扫泼,摆于身后左上斜侧,左丁在上,右丁在下,两手心斜相对,丁头斜向后,目视前方。(图32)

28.二龙争珠

右脚在前一步下落成右弓步,身向前斜探,同时双丁由后经上向前斜上方点击,右手心斜向下,丁头向前,左手心斜向右,丁头斜向上,目视左前方。(图33)

两脚为轴,向左转体180度成左弓步,身向前斜探,同时双丁由后向前斜刺,右手心斜向右,左手心斜向下,双丁头斜向前,目视右前方。(图34)

29.猿猴缩身

两脚为轴,向右转体180度,抬左脚向前与右脚并拢落地,屈膝下蹲,同时双丁由后上方,向身前下方砸击,两手心斜相对,丁头斜向下,目视前下方。(图35)

30.鸿雁落滩

双脚向右旋跳,体右转90度,成右仆步,同时右丁随身势由左向右环弧下挂,手心向前,丁头斜向右,左丁挑架于头上前侧,手心斜向后,丁头斜向上,目视右侧。(图36)

31.麒麟吐书

左脚尖向右旋转,向右转体90度成右弓步,同时双丁由后向前推击,右手在下,手心向左,左手在上,手心向右,两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37)

32.童子送书

抬左脚向前与右脚并步站立,同时双丁由前经上向后上环弧,然后经两侧下撩点刺于前方,两手心相对,丁头向前,目视前方。(图38)

33.二郎担山

双脚离地右旋踮跳,向右转体135度,成右弓步,同时双丁向两侧拨撩展开,两臂高于肩部,两手心向左,丁头向外,目视前方。(图39)

收招归原

右脚尖内旋,体左转45度,抬左脚与右脚并拢,两脚八字站立,挺胸抬头,双丁由两侧收回,下垂于两大腿外侧,手心向后,丁头向下,目视前方。(图4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