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行经华阴》崔颢

2021-04-12 09:47

华人号:中国文化

行经华阴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  释

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驿路:指交通要道。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译  文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赏  析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一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然后,诗人从总貌转入局部描写,以三峰作为典型,落实“岧峣”。“削不成”三字含有人间刀斧俱无用,鬼斧神工非巨灵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纯然写景中暗含神工胜于人力,出世高于追名逐利的旨意。

诗人路过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未到华阴,先已遥见三峰如洗。到得华阴后,平望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将散;仰视仙人  掌上一片青葱,隐而已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气象。首联写远景,颔联二句可说是摄近景。远近相间,但觉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几乎忘却它的对仗之工,而且更无暇觉察“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

颈联则浮想联翩,写了想象中的幻景。这是眼中所无而意中所有的一种景色,是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驰骋想象的一幅写意画。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笔下可以溢出此等雄浑的画面。

在华山下望到咸京西面的五畤,也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完全可以感受到此种荡荡大道,西接遥天。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这首诗就是从描绘眼前景色中自然滑出五、六两句诗人的意中之景。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胸中之情亦由此可窥探。上句中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有“顾视清高气深稳”之概;一个“险”字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名利之途的风波。下句一个“连”字,使汉五畤上接颔联中的“武帝祠”和“仙人掌”,灵迹仙踪,联锁成片,更垫厚了结处的“长生”;“平”字与上文“岧峣“、“天外”相对照,驿路的平通五畤固然更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来得坦荡。一“险”一“平”,为人们提出了何去何从的问号。这两句中“枕”字、“连”字,前人称为诗眼,其实,两句中的“险”字、“平”字以及起句的“俯”字都是前呼后拥,此响彼应。

此诗劝“学长生”,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创作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作者简介

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0)

相关推荐

  • 江得符:在他的诗歌里,兰州美的像一朵花

    江得符: 在他的诗歌里, 兰州美的像一朵花        写兰州的诗歌不少,有不少大诗人写过兰州,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高适,他们都写过兰州.但在诗歌里,把兰州写的像一朵花诗人却不多.清中期,就有这样一 ...

  • 欧阳询楷书《唐.崔颢.行经华阴》诗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唐)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 看图识唐诗(317)崔顥·行经华阴

    崔顥·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华山高高耸起俯瞰着京都长安, 天外三峰削不成.它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仙人掌峰上刚刚雨过天晴. 河山北枕 ...

  • (8)[转载]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原文地址: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作者:封学敏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华阴市 华阴市,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 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自古有&qu ...

  • 华州——隋唐时的“百郡之首”

    邮箱:3125136050@qq.com 隋唐时的"百郡之首" 作者 闫广勤 袁埔良 隋朝建立后,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对州郡滥设很为不满,于开皇三年(583)令废诸郡,扫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春思》李白

    2021-05-11 10:36 华人号:中国文化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 释 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渭川田家》王维

    2021-04-26 11:00 华人号:中国文化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2021-07-13 11:22 华人号:中国文化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2021-07-26 10:13 华人号:中国文化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月夜》杜甫

    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释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闺中:内室.看,读 ...

  • 刘方平: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月夜》刘方平

    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北斗:在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释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阳月:阴历十 ...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 ...

  • 韩偓: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已凉》

    已凉[唐]韩偓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注释绣帘:一作"翠帘".猩色:一作"猩血",猩红色.屏风:一种用来遮挡和做隔断的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