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方证辨治内伤发热 – 经方派

贺某,女,40岁,2013年1月4日初诊。

主诉:发热1月余。

病史:1个月前,患者受寒感冒,头痛身痛发热乏力,当时发热最高38.3℃,经口服抗生素及退热药等治疗,又输液4天,其他症状消失,但发热不见好转。每天早晨7、8点开始发热,服退热药可出汗退烧,不服药有时也可退热。晚上6点多又开始发热,比较有规律,热度在37.5℃左右。

每次发热前先感到全身畏冷无汗,发热时就不冷了,但身困乏力不想动,总想睡觉。1个月来,断断续续吃过不少抗生素及退热药,又打过1周的静脉点滴,没有明显疗效,曾去某医院拍X片和血常规等检查,以及去结核病防治所做过结核菌素试验、痰培养等检查,排除了肺结核和血液病等疾病。求服中药治疗。

患者既往体质素虚,易患感冒,但患者说,以往患感冒发热治疗时,从来没有这么缠绵过。

刻诊:精神差,发热,发热前畏寒,发热时不冷,乏力困顿,四肢困懒,不想活动,头懵痛,无头晕,无身痛关节痛,口干渴想喝热水,晨起有清稀白色痰但不多,易患口腔溃疡,无口苦咽干,无汗出,纳可,眠可,二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稍数,寸浮弱关尺沉。体温37.3℃。

六经脉证解析:精神差,低热,发热前畏寒,乏力困顿,不想活动,头懵痛,无汗,口干渴想喝热水,易患口腔溃疡,舌淡苔薄白,脉细稍数,寸浮弱关尺沉,为少阴伤寒证。真阳亏虚,寒邪困表。

四肢困懒,晨起有少量清稀白色痰,舌淡苔薄白滑腻,脉关尺沉,为太阴水饮。

早晨7、8点和晚上6点多定时发热,脉寸浮弱,为桂枝汤证。

六经辨证:少阴太阴合病。少阴伤寒,太阴中风。

病机:真阳不足,寒邪困表夹饮,营卫不和。

治疗: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桂枝汤:炮附子12g,生麻黄12g,细辛12g,桂枝20g,白芍20g,炙甘草10g,生姜30g(切片),大枣7枚(掰开)。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晨起6点以前服1次,下午5点左右服1次。

二诊:患者来诊时很高兴,说服药后有劲儿了,服第3剂药时基本上不发热了,药已经见效,效不更方,开原方又服4剂,痊愈。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案患者长期低热,也检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血象也不高,治疗很棘手。

患者素体阳虚,平时就易患感冒,还易患口腔溃疡。从患者一系列脉证表现上看,属于阴证是无疑的,那么,属于哪一经的阴证呢?

患者当初是感受风寒之邪而病,因滥用抗生素和输液等长期治疗更伤阳气,真阳不足,寒邪困表,缠绵不愈,脉证表现为少阴伤寒证。

《伤寒论》第301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该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正对证候病机。

而定时发热的症状,为桂枝汤营卫不和之证,再加之患者有四肢困懒、晨起有少量清稀白色痰、脉关尺沉等证候夹杂,应将定时发热的桂枝汤证归于太阴中风证。

《伤寒论》第274条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这样定位,比较容易将证候归类,选方治疗思路清晰。而且太阴中风也可以用桂枝汤辨治,如《伤寒论》第276条所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4条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这个脏无他病是内里的脏腑没有病,只有表证,每天定时发热汗出,这也是肌表营卫不和问题,可用桂枝汤在发热前服用,除去肌表的邪气,使卫气开合正常而病愈。

该案虽然发热时没有汗出,但定时发热并服退热药时出汗,也是营卫阴阳不和,可以用桂枝汤。

该案主证还是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所以,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可起到温阳解表、温化寒饮而退热的主要目的。

口干渴欲饮热水、易于患口腔溃疡的证候,皆是真阳虚损之证。阳虚寒饮盛,不能化水饮为津液,津液不能上承而口渴;下焦虚寒迫真阳上浮可致口腔溃疡。对这些症状,切不可不详细辨析就孟浪认为是热证而滥用寒凉。真阳浮越可用附子、甘草治疗,“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亦寓伏火之义”(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二》)。

作者:毛进军

(0)

相关推荐

  • 六经钤百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六经钤百病. 因为在最早期的时候,很多学员反馈说:六经体系能不能用于治疗一些当下的特殊疾病.我说有些我也没有治过,但是他只要有症状,我觉得就应该能治疗.所以借助这次机会,通过和赵大夫的 ...

  • 六经方证辨治眩晕头痛 – 经方派

    张某,女,62岁,2012年7月30日初诊. 主诉:发作性头晕4个月余. 病史:患者近2年来,经常出现头晕和颈项部强硬不适的症状,但不是很重.自3月份以来,头晕加重,每天都犯病二到三次,起床快时也犯病 ...

  • 六经方证辨治发热心悸 – 经方派

    刘某,女,51岁.2012年4月16日初诊. 主诉:发热伴心慌乏力20余天. 病史:患者20天前因感冒输液后曾大汗淋漓,此后一直不稳定性发热.每天于上午9点左右便开始发热,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逐渐退热, ...

  • 六经方证辨治发热 – 经方派

    周某,女,2岁.2013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发热烦躁5天. 病史:5天前,患儿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发热37℃以上时,其家长又是让医生打针,又是喂口服退热药,致使患儿频频出汗.退热,但旋即又烧起来, ...

  • 六经方证辨治心慌失眠遗精 – 经方派

    胡某,男,59岁,2012年5月11日初诊. 主诉:心慌失眠出虚汗伴遗精半年余. 病史:半年前,患者因长期忧郁及过劳而心身俱疲,出现失眠噩梦,阵发性心慌不适,出虚汗伴遗精等一系列症状.整天乏力没有精神 ...

  • 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奔豚病 – 经方派

    钟某,男,48岁.2013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发作性胸闷憋气伴头懵眼昏6年,再发并加重1周. 病史:6年前,患者晚间与朋友聚会时饮酒过量,回去睡觉时浑身是汗又没有任何覆盖,睡前开启的电扇吹了一夜 ...

  • 六经方证辨治眩晕、汗证 – 经方派

    赵某,女,42岁,2013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眩晕伴出汗1个半月余. 病史:患者于6月30日无任何诱因突发眩晕,当时感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全身大汗,当即去某医院诊为后循环缺血.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

  • 六经方证辨治面神经麻痹 – 经方派

    关某,男,60岁.2013年1月26日初诊. 主诉:左侧面瘫3个月余. 病史:4个月前,患者骑摩托车外出游玩4天,在此期间曾感到左侧面部不时有麻木感,没有在意.返回后,2012年9月7日上午8点多,突 ...

  • 六经方证辨治糖尿病血管神经性病变 – 经方派

    余某,60岁.2013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左侧头热难受不适伴阵发性头痛4个月余. 病史:患者从今年3月起,感到头部一阵阵烘热难受不适,逐渐转为左半边头部烘热,伴阵发性如乱针扎着一般麻痛,去医院诊为 ...

  • 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悸胁痛 – 经方派

    喻某,女,42岁,2013年7月3日初诊. 主诉:心慌乏力伴胁腹胀痛20余天. 病史:患者20天前因感冒发热输液治疗3天,其中用药有地塞米松针.清开灵针等,输液后热退了,但出现了心慌.极度乏力.胁腹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