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你是独生子女么?你想过以后父母的养老问题么?

有人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我父母现在身强力壮,能唱能跳,训我的时候,中气赛过帕瓦罗蒂,养老这种事,与我来说遥不可及。

以前我也这么想。

上周我和一个好友聚会,许久未见,他憔悴了很多,整个人无精打采。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父亲重病,而他作为独生子,忙前忙后,焦头烂额。

他之前本有个姐姐,但姐姐20岁时意外过世了,父母痛定思痛,几经周折才又生了他。

他如今也长大成人,有了体面的工作,可父母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开始进入生命的倒计时。

他每天工作,家里,医院三头跑,母亲身体也不算硬朗,但也只能跟着他一起风尘仆仆的奔波。

“请个护工吧,万一母亲也累倒下了,就真的是雪上加霜了。”我建议到。

“之前请过,价格贵的吓人,这还是次要,护工终究不是亲人,不可能事事尽心尽责,经常偷懒玩手机,而且我妈妈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护工总嫌弃她什么忙帮不上还添乱,后来就辞了”朋友轻叹一口气,无奈的回答。

“那,考虑一下养老院?很多人对养老院很忌讳,但也未尝不是一个解决办法。”我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高端养老院,环境服务都很好。

“养老院?你可能被网上那些不实的宣传洗脑了。”朋友一脸的轻蔑。

回家后,我特地在不同的平台上查找了关于养老院的信息,采访,新闻,纪录片,看完之后,我就沉默了。

养老院,原来就是一场镜花水月。

01

也许,你憧憬的养老院是这样

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令人赏心悦目。

一大帮乐呵呵的老头老太太集聚一堂,每天聊天下棋,散步看书,唱歌跳舞,生活多姿多彩。

护士姐姐悉心照料,温柔体贴,老年生活闲暇安逸,无忧无虑。

大家永远都只能看见光鲜亮丽的外表,并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2014年,某黑龙江养老院3位老人莫名其妙被割走了睾丸,过程中也曾呼救,但没人管。

周玉祥看上去并不符合我们想象中住养老院白发苍苍老人的样子,因为他才56岁。

56岁,在现代社会来说,虽谈不上身强力壮,但完全有挣扎反抗的能力,可一到养老院,居然只能任人宰割。

那年纪大一些,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的,去养老院,就是羊入虎口。

有丧尽天良往老人嘴上抹粪便的

有令人发指不让老人睡觉的。

有惨绝人寰暴打老人的。

有装聋作哑对于老人呼唤充耳不闻的

视频中老人落寞悲伤的眼神,让人心酸。

曾经有批青年志愿者来到养老院做了一天的护工,帮老人们理理发,剪剪指甲,洗洗澡。

这么简单的事,护工也会做,用得着志愿者做么?这不是纯属作秀?

这是一个老人的脚,明显已经很久没清理了,整个脚上遍布冻疮,发肿变色。

如果护工真的能尽心尽责,老人家的脚也不至于溃烂成这样。

志愿者帮其中一名老人洗澡时,老人感动的哭了,他说他自己都忘了上次洗澡是什么时候。

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要的热量是1800K-2200K之间,那么老人一餐要多少食物,才能饱腹同时又兼备足够的营养?

我无法得知具体答案,但肯定不止下图这么多。

小半碗饭,一点点菜和一小坨肉饼,怎么看怎么像减肥餐。

护工给出的理由是,人年纪大了,消化系统减弱,根本不需要吃那么多,吃得多,拉得多,总跑厕所,太麻烦了。

老人家食量小是客观存在,但不想给自己添麻烦才是最关键的吧。

像上图这样能清晰看见饭菜的已属幸运,最惨的是一些半身不遂或者残疾的老人,他们只能坐在轮椅上,围成一个圈,护工会抱着一大桶稀巴烂的糊糊,(俗称营养粥),拿一个勺子轮流喂。

喂完张三,喂李四,喂完李四,喂王五,一人一口。

有时老人没咽下,或者没来得及张嘴,护工就直接略过,投喂下一个目标。

如果食物掉到了地上或者衣服上,老人没吃到,护工也不会为你多停留一秒。

吃得饱是福气,吃不饱是常态。

所以养老院的老人经常都是饥肠辘辘,似饿非饿的状态,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咱们每天看着爷爷奶奶开心的跳着广场舞,是否觉得老人们在养老院里娱乐生活会更多,一群老爷老太太朝夕相伴应该更加欢天喜地吧?

其实,没人会真的关心养老院里那些老人的精神世界。

也许有一些特别简单的集体娱乐,但大多数时间老人们都很无聊,无非就是看电视,或者和其他老人聊天。

护工也不愿意老人们有太多活动,有活动就意味着要动,要动就意味着要搀扶,要抱,途中就会有受伤的风险。

你们最好老老实实的待着,哪儿也不去,看看窗外升起的太阳,日落的斜晖就挺好。

毕竟,养老院的目地说白了,是确保你们能安全的活着,其他的不重要。

所以,大多数老人们眼神都很空洞呆滞,有的老人刚进养老院时还精神矍铄,鹤发童颜,但呆了一段时间,就开始有了老年痴呆的迹象。

近年来我国抑郁症人数大幅度上升,其中有很多都是老年人。

尤其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和养老院的老人。

没人关心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

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张图片,诡异阴暗,令人不寒而栗。身边放一个娃娃,就当有人陪伴了吧?

 03

为什么养老院对待老人的方式如此不人性化?归根结底是护工的工资太低了。

不到三千块一个月。

个别一线城市那些每月收1万费用的高端养老院,护工的工资可能有四五千,但绝大多数普通养老院护工的工资就是两三千左右。

如此低廉的劳动力,每天做的却都是端屎端尿的脏活儿累活儿,谁能有好脾气?

如果提高护工的待遇,老人们的境况是不是就会有所改善?

当然会,但养老院是业内出了名的低盈利行业,支出和收益都事实打实能看得见的,利润少,没得赚,哪怕是现有护工的工资水平,养老院的实际盈利都很低。

更别说给护工涨工资了。

但即便老人们在养老院呆的不顺心,可养老院的床位一直都很紧俏。

之前,有个北京的养老院排号已经到了千位数,需要等十年。

为什么会供不应求?第一,优质养老院非常稀缺,而且是天价,常人根本负担不起。

现养老院收费如下,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八九不离十。

随着时代发展,高端养老院收费只会水涨船高。

既然没有条件去高端养老院,那就只能都选择公立的,便宜的,乃至乡镇级别的。

第二,老人们即使知道去养老院不是最佳选择,但依然义无反顾,所以近些年,把养老院当做养老首选的人数节节攀升。

归根结底还是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

尤其是独生子女。

下图叫《独生子》,看的很多人触目惊心,无语凝噎。

没有亲人可以轮换,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小孩,如果两个老人同时进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操劳付出,哪怕走到了生命尽头,都不愿意为后代添麻烦。

只能大义凌然的选择,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不过,养老院的老人们也不是各个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相关行业者表示,有子女亲属,并且身体还健康的老人在养老院是最硬气的。

养老院和幼儿园本质是相同的,我们都以为幼儿园服务的对象是孩子,其实是家长。

而养老院服务的对象从来也不是老人,而是子女。

孩子和老人都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不懂表达,生活难以独立,需要成人精心的照料。

如果背后没有人给以强有力的支撑,他们很容易变成食物链底端的人。

有孩子撑腰的老人就是养老院食物链中的霸主。

护工也会特别留心,这样的老人他们绝不敢怠慢,一不留心,就是被投诉举报,好则赔礼道歉,坏则开除,被全网批斗。

在养老院中,有子女,能自理>无子女,能自理>有子女,不能自理>无子女,不能自理。

那些无儿无女,又失能的老人过的有多么辛酸,你根本无法想象。

04

掐指一算,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40,而他们的父母现在就是最需要照顾的老人。

条件好的,有能力的,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但这仅仅只是金字塔顶端的一些人。

普通老百姓,要么就只能一个在外拼命赚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还不敢生病,另一个辞职在家,从早忙到晚,专门照顾老人孩子。

要么就只能送养老院。

养老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问题,它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去解决。

如果你真的要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答应我,经常去看看他们。

请务必,一定,经常去看望他们。

这也是我们生为子女,最后能做的了。

文/红掌拨清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