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假借胡惟庸案,处死丞相李善长
相关推荐
-
朱元璋的丞相不好当,三个被杀,只有一个善终!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传奇皇帝,开创明朝几百年的基业,可以说是一个有为之君.但是朱元璋的丞相却不是那么好当的,前前后后总共有四个人担任过丞相一职.这四个人中有三个最终被灭族,只有一个善终,足见这个官 ...
-
开国元老告老还乡, 77岁仍在家下田种地, 朱元璋却下旨: 全家抄斩
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朝代更替的是残酷的杀戮,除了清除前朝余孽之外,还有一个时常发生的就是皇帝诛杀有功之臣.这些人大多是在"创业初期"就跟随皇帝出生入死的开国元勋,在天下太平或者是时局 ...
-
有人向朱元璋告发李善长知道胡惟庸谋逆却未揭发,李善长结局凄惨
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涂杰向朱元璋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谋反,并且揭发胡惟庸下毒害死刘伯温之事.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月,朱元璋下令处死胡惟庸. 不久,有人揭发前 ...
-
失去朱元璋信任的李善长、陆仲亨等人在胡惟庸案十年后被问罪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月初二,御史中丞涂节告发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谋反,胡惟庸案爆发. 有人揭发李善长.陆仲亨等人与此案有牵连,正月初六,群臣请诛李善长.陆仲亨等人,朱元璋 ...
-
朱元璋想换掉丞相李善长,问刘伯温对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的看法
朱元璋想换掉丞相李善长,问刘伯温对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的看法
-
涂杰向朱元璋告发胡惟庸谋反,此前丞相人选的问题困扰朱元璋已久
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涂杰告发胡惟庸谋反,下毒害死刘基,并说汪广洋应知道此事. 朱元璋问汪广洋,汪广洋说没有此事,"御史中丞涂节言前诚意伯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上 ...
-
大明王朝之谜--胡惟庸案、蓝玉案详解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京城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屠灭三族,前后因这一案件被株连的多达三万余人.然而仅过去十多年,胡惟庸案的一挥盎刮瓷⒕.忠患齑蟀阜⑸耍焦蘸盏拿队褚惨 ...
-
刘基死因之谜,是胡惟庸害死的?是朱元璋授意胡惟庸这么做?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明朝诚意伯刘基在青田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涂杰告发胡惟庸毒死刘基,还说汪广洋应该知道此事.朱元璋问汪广洋,汪广洋说不 ...
-
胡惟庸案[胡惟庸案]
明初的丞相擅权不行,尸位素餐也不行,放权.抓权均无好下场.朱元璋对于相权的存在实际上已深为反感,他不能容忍相权过大,绝不希望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臣存在,废相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胡惟庸的独断专行,使相权 ...
-
明史 | 洪武四大案之胡惟庸案
案件导读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其子朱棣另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洪武十三年(13 ...
-
胡惟庸案是否是冤案?铁案说、冤案说哪个靠谱?
<明史>是一部很奇怪的史书,是仅次于<史记>评价第二高的纪传体通史.不过里面很多内容却饱受争议,让我们这些后人难以辨别真伪,胡惟庸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明史> ...
-
胡惟庸案告诫人们,结党营私与独断专行,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 胡惟庸案 "是指发生在明朝的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杀宰相胡惟庸九族,后又以他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