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教科书《教父》:一生学会小心,一秒看透本质,这才是伟大

半秒钟看清事物本质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命运注定会是不同的——《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拍摄的一部黑帮电影,该电影在1973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并于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获得如此多殊荣的《教父》最打动人心的并非是其黑帮家族内部的权利纠纷,而是“教父”这一核心人物给观众带来的教育与思考意义。

维托教父不仅是柯里昂家族的核心首脑,还是成功男人的典范与活教书。他因为家庭事业一辈子都被困在黑道权利的明争暗斗之中,但他靠着自己的品行与诚信,朋友却能遍布黑白两道。维托教父身上体现出了男人的隐忍、凶狠与沉稳,他注重友谊注重家庭,你似乎无法用一个词来准确形容教父。但维托教父却可以用短短几句话告诉你,做人的真谛,做一个成熟稳重男人的秘诀。

原则:一辈子只为学会小心

老教父维托是一个原则感极强的人,虽然顶着黑手党的名号,但即便帮助葬仪社老板教训流氓青年时他也会叮嘱自己的属下“做事要有分寸,我们毕竟不是杀人犯”原则是约束权力的最好枷锁,如果没有原则,一个人就会失去方向、失去诚信,从而无法明辨是非。维托教父临终之前就曾叮嘱麦克“我花了一辈子就是学会了小心”,如果我们仔细揣度电影你会发现,老教父的小心是体现在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底线。

  • 做事原则:有底线

维托教父的“小心”不仅仅体现在谨慎稳重、更多的是做事原则。维托教父为什么想要培养麦克,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家族是黑道出身,即便自己看似是万人敬仰,但其实教父知道自己是那些幕后大人物手里的傀儡。维托希望麦克可以好好上学然后参选议员州长等等,成为白道的大人物,最后将整个家族由黑转白。

维托自己其实较为抗拒犯罪,他经营非法赌博娱乐行业,但对毒品这种“新兴产业”却是深恶痛绝,坚决不碰。不做毒品生意就是维托的底线,因为他觉得赌博娱乐在大官员的眼中都可以接受、无伤大雅,但毒品却会给人、家庭乃至国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真的因为毒品暴利就去非法经营,那么最后失去的可能就是柯里昂家族在政界的所有人脉与地位,家族也会一辈子拘于黑道之中而无法脱身。

做事有底线,有分寸,即便维托教父手中掌握着四大军团和政界人脉,但他却从来不会因为利益而把“生意”做绝,因为意气用事而把别人的“路”堵死。当初维托拒绝了索洛佐的毒品生意,但他仍然强调自己与索洛佐在“生意”上并不会发生冲突。他面对自己的爱子桑尼被塔塔利亚家族的人残忍杀害,纵使心中有着万千悲愤他仍然决定要和五大家族签署和平协议,反对复仇。面对地痞流氓的小打小闹,他吩咐下属做事要心中有分寸;面对各大家族的暗流汹涌,老教父选择的是隐忍牺牲、放弃复仇,不把脸面撕破,不主动挑起战争。维托教父心中自有一柄天枰,他用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才能稳重的控制手里的权力。

  • 做人原则:讲诚信

“拥有权力却不滥用”这不仅是做事底线,还是一种做人原则。仔细观看影片我们会发现,老教父是一个非常看重友谊和品行的人。面对蛋糕店老板和葬仪社老板的请求,维托提出的“开价”并非是索要金钱而是希望与这两人建立友谊。当维托教父遭到刺杀时,前来帮忙看守的一人就是蛋糕店老板,当教父爱子桑尼被人用枪打成筛子时,帮忙化妆入殓的就是葬仪社老板。在维托教父的世界里,友谊就是同行的货币,而忠诚则是最好的礼物。卢卡作为名震纽约的杀手,唯独对维托教父出格的忠诚,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士为知己者死”。教父在做“生意”方面会讲究利益与底线,但如果是做人那么奉献你的友谊和忠诚就够了。

维托曾和麦克说“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加重要,比政府更加重要,它的地位几乎和家庭可以划上等号”明明是黑手党老大,但维托的理念却是先交朋友、以理服人。如果真的遇上了一个冷血汉讲“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话”那么我想维托教父可以送给你一句经典台词“我会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天下没有不散宴,利益纠纷的最后只有空虚,等到山水看尽几度秋凉,或许只有友谊还会陪你看完细水长流。教父的做人原则就体现在品行与诚信,每个人都相信他言出必行,所以维托的每句话才显得如此有分量,在黑白两道才会显得举足轻重。

格局:能否看透一个人的本质取决于眼界

《教父》中有一句名言“半秒钟看清事物本质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命运注定会是不同的”教父曾经教导爱子,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当你能看透别人的思绪,别人对你却无法参透时,你就取得了做事的主导权。放在更大的环境之下,做人做事要有大局观,眼界不能仅仅限于眼前利益,如果没有较为广阔的格局,其实这个人还是没有掌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以维托教父遭刺杀与桑尼之死为例来分析,当初桑尼在索洛佐与教父谈判时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对毒品事业的兴趣并多嘴问了一句塔塔利亚家族是否会提供担保。事后便被维托教父狠狠的教训了,他告诫桑尼“永远别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暴露才让索洛佐发现了柯里昂家族内部对毒品事业的看法不一与不团结。也是后来导致老教父遭遇刺杀的直接导火索,因为索洛佐明白如果维托死了,上位的新教父必然是桑尼,而他或许是个生意人可以用来谈判。

至于桑尼最后为什么会遭到巴西尼的暗算,也是因为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桑尼只知道自己的妹妹遭到了毒打,他便一个暴脾气打算开车接回妹妹,完全不管军事汤姆提出的安全告诫。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被人安排好的圈套,因为看不清真相的一时冲动,桑尼就这样死去了。

维托教父考虑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当前利益,他还会从长远的角度去出发,格局跨度会有二十年之长。当初培养麦克为的便是希望给柯里昂家族洗白,希望让家族事业合法化。所以当维托在病床上得知麦克杀了警长和索洛佐时,他叹息的是家族的未来。维托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不是因为对麦克报仇成功的不满意,而是家族由黑转白的唯一希望破灭了,这种失望只有格局深远的人才会明白。

后来老教父忍着丧子之痛也要阻止五大家族全面开展战争,为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当前损失,给家族争取喘息的时间。一个想要寻仇的人眼中只会留下鲜血和暴力,一个只想赚钱的人,眼里只有利益纠纷和谎言。教父的格局之广并非关乎个人,而是整个家族甚至纽约,他能一眼看透索洛佐、塔塔利亚和巴西尼,靠的是眼界、是深谋远虑而并非是暴力。

关于卢卡之死,电影中埋有一个伏笔那就是维托教父曾经给卢卡发过自己女儿婚礼宴会的邀请函但却并不希望他来。所以当卢卡执意前往教父身边,希望道以感谢时,维托展现的是失望与无奈。他明白卢卡的心意,但却不想暴露自己与卢卡的关系。杀手卢卡作为老教父的杀手锏本应该就隐藏在迷雾之中,如果一个杀人能参加教父女儿的婚礼并得到接见,其地位很多人一眼就能明白。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卢卡假装叛变一下子就被索洛佐和巴西尼识破并杀死。

家庭:成功人男人应当多陪他的家人

维托教父权力极高,地位也很重,但却给人的印象不是冷酷无情,相反更像是一位绅士、一位父亲。他曾告诉自己的教子,要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一个男人要陪在家人身边才算得上成功。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麦克在避难时和一名叫阿波罗尼亚的女子相爱并结婚,但由于敌人的刺杀失误,错手将阿波罗尼亚给炸死了。后来维托教父平息了五大家族争端,麦克得以回归纽约。回到纽约后麦克又找到了前女友凯特并告诉她“和我在一起吧,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其实看到这里我心里有很多疑问,我在思考麦克对凯特时候还留有感情,或许麦克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照顾的家庭。他希望凯特留在他身边是因为维托曾经给他带来的耳濡目染,如果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家庭都不去照顾、连自己的妻儿都不去陪伴,那么他就不能算是成熟的男人。

维托教父从来不在饭桌上提“生意”,也从来不会把所有家庭成员都卷入“事业”纠纷之中。他希望妻儿子女都可以过的平凡、简单幸福,他告诫麦克“女人和孩子可以犯错,但男人不行,你必须要谨慎”,当家族陷入危机时他第一件考虑的事情就是安抚自己的家人。身为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管不问,他还算得上什么呢?

小结:要想伟大,你要学会忍、狠、稳

维托教父一辈子最大的三个特点或许就是隐忍、凶狠与稳重了。他的隐忍体现在做事克制留条路、做人讲信留一线,权力与地位极高的他无论是面对毒枭索洛佐还是平民商店老板,都是一样的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不提过分要求,追求友谊而非绝对的利益。即使是后来面对刺杀、偷袭、战争,他还是强忍着悲痛主张和平。因为如果此时不忍和其他家族开战,灭亡的一定是柯里昂家族,由此也引申出了维托教父的第二两点狠。

教父的凶狠更多的并非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正如早些年的著名流行语“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教父挨过枪子却依然希望不和其他家族撕破脸面。他知道战争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如今的柯里昂家如果主动发起战争,最后导致的一定是走衰败的下坡路,为了阻止这一切,他狠下心告诉自己不要复仇。他可以给别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对自己也是一样不留情。成熟的男人不会因为风雨就喊痛喊累,即便是有着千难万险也会憋在心中,而不是哭出来。

当然维托教父最厉害的一点还是沉稳,不管是遇到暗杀还是战争,他的第一步都是冷静对待。比起焦躁的桑尼,愚蠢的弗雷多,教父就是在冷静与沉稳之中,用隐忍来克制自己的想法,用眼界来谋虑布局,这也就是为什么维托能够驾驭住如此庞大的权力系统。

一个伟大的人愿意俯下身子和普通人结交友谊,一个生意人愿意放弃利益讲究原则,一个男人愿意忍住疼痛照顾她的家人。这就是维托教父,这就是“真男人的教科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