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是如何成名的?(名医成名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古代医生』 古代的医生之二--朱丹溪(4)

    在将自己的老师许文懿的多年宿疾治疗好以后,朱震亨悬着已久的心终于放下. 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始了做为一个医生的生活. (作者:维肝有癌 实际上,在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历史记载中,古代的医生的身影是很模糊的 ...

  • 杨桦 | 名医

    民国时期,麻城只一条窄小的街道.街道临江而建,房子高不过两层,或青砖或杉木为材料,均一色骑楼.通往码头的街口,有一诊所,门上挂一牌匾,隶书写着"康乐堂"三个大字. "康乐 ...

  • 中医就是我的生命” ——专访国医大师朱南孙

    2021年03月19日  解放日报解放周末/专访   . 前不久,国医大师朱南孙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度过了她的百岁生日. 享誉全国的朱氏妇科从朱南孙的祖父开始,已绵延五代.朱南孙亲历 ...

  • 马二琴(1892~1969),民国时沈阳...

    马二琴(1892~1969),民国时沈阳四大名医之一.马二琴开始行医时,病人并不多.有某巨公患便秘,请名医多人,用过缓泻.峻泻.滋脾.润肠等法均无效,遂请马二琴诊治.群医在座,皆欲看看马二琴如何出手. ...

  • 「沈阳掌故」精于歧黄的马二琴

    马二琴,原名英麟,字洛书,因他珍藏了两张古琴,常独自沉醉于弹奏之中,自号"二琴".不论行医挂牌或写诗文落款,皆以"二琴"名世.时间长了,尽人皆知其为马二琴,他的 ...

  • 中医派别|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孟河医派

    中医传播人2021-04-22 11:26:13 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派系的划分,诸如武术.饮食.戏曲界的流派等等,流派的形成,皆是因为历史地理人文等缘故,由于各方面不同,形成的风格也不同,独特的风格自 ...

  • 【名医名方】一代名医孔伯华的两大“绝招”

    孔伯华先生曰:"欲尽诸药之能,必须依据<本经>:欲尽诸药之用,必须参酌仲景<伤寒论>."先生用药极有特色,自成一路,参<伤寒论>之法,借温热病之 ...

  • 【名医专科】梓潼县中医院名医专科第三期——外科一病区(骨伤科 肛肠科)

    骨伤科简介 骨伤科是一个集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临床一级科室.是主要诊治脊柱.骨肿瘤.关节.创伤骨科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综合临床科室.对四肢常见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同时发挥中医药特 ...

  • 贾平凹:我可能成名了但成名不等于成功

    贾平凹 □胡 杨 人生没法改变 能改变的是面对它的态度 胡杨:怎么理解<人生从容>这个书名,想传达怎样的人生观? 贾平凹: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讲,他各个生命段完成各个生命段 ...

  • 『名医经验』黄中柱:名医名方-消渴汤

    黄中柱,男,1937年生,江西省萍乡市人,主任中医师,江西省第一批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疑难.急危怪 ...

  • 学医不精走弯路,积年历练始成名————罗大伦五苓散故事分享

    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会有开错方子的时候,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让人难以忘记. 在我还在读书学习中医的时候,那是很多年前了,有一次在一个中医门诊,遇到一个农村妇女,患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口渴,想喝水, ...

  • 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 ...

  • 许多名医的成名方---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

  • 【许多名医的成名方: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