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断降低的生育率,我翻了翻100年前的族谱
相关推荐
-
“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 ...
-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70后生不动,80后不敢生,90后、00后能否成为生育主力军?
以往是想生不让生,现在是让生不愿生. 随着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如何刺激生育成了一大社会难题. 这几天,都传说东北将放开生育限制,主要原因是那里人口流失严重. 可是单一放开生育手段,恐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
-
谭胖:逃离东北!流失的千万东北人口靠“开放生育”靠谱吗?
人口出生人口下滑是全球性问题,不止是中国的问题. 而放眼中国内陆,能让有关部门出示政策指令希望"开放生育"的目前只有东北三省了. 我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数据,说东北一年流失四十多万人 ...
-
取消生育限制。探究多种政策形势鼓励生育
pingpu
-
东北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地理考试应该有一大波
东北是一个统称,很多的喜剧明星和演员都来自东北,其实东北总共是三个省份组成的,分别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1.东北为什么要全面开放生育 今天关于东北是否全面开放生育限制的问题上了热搜,官方也给出了正 ...
-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能提高生育率吗?
最近,有媒体报道,针对当前全面两孩政策效果不达预期及出生人口快速下滑趋势,不少专家呼吁放开生育限制,尽快推行鼓励生育措施.但也有声音表示,现在养娃的成本这么高,即使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城里人的生育愿意也 ...
-
为何中国没有取消生育限制?国家卫健委回应
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依法实施三孩生育 ...
-
如果农村放开三胎,会否迎来生育高峰期?
自从中国在2016年放开二胎生育以后,当年出生人口就达到了最高峰1786万人.但是出生人口却没有跟专家预料的那样高速上升突破2000万,反而连续三年出现断崖式下降.2017年出生人口只有1723万人, ...
-
千古绝对: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籽放东边”,纪晓岚妙答下联“自上往下看《左转》,书往右翻”!
要说我国的风流才子皇帝,乾隆皇帝敢说第一恐怕无人称第二,毕竟一生下江南六次可不是哪个皇帝可以比的.乾隆皇帝喜欢汉族文化,尤其是一些诗词歌赋.自己没事的时候还爱自己写写诗.据说乾隆一生总共写了四万多首诗 ...
-
五行的“行”如何理解?翻一翻历史典籍看古人是怎么使用的
行字,训诂是搞不明白的.我上学时,学的是王力和吕叔湘的那一套.学古文时,老师告诉我们,行的意思是走,走的意思是跑.如果查字典,意思太多了.今天,我们从易学角度,在易学著作中,看看行字的用法. &quo ...
-
盆景的价值几何,全看你手上功夫如何?这样修剪价值翻倍
在玩盆景的时候,修剪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以种植养护树木盆景更甚,对于修剪简单说是对不需要的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往大了说,就是对植物长势和造型有个全方位的把握.修剪盆景的时候,留下符合造型的枝条,让盆景 ...
-
我们翻遍了100年心理学史,把你想看的都挑出来了
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教授曾说过,如今社会上对心理学的滥用和误用已经到了令人十分忧心的程度. 我们以为自己每天都在大量接触心理学,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正念等等理论信手拈来,可事实却是我们从未 ...
-
中读课 | 我们翻遍了100年心理学史,把你想看的都挑出来了
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教授曾说过,如今社会上对心理学的滥用和误用已经到了令人十分忧心的程度. 我们以为自己每天都在大量接触心理学,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正念等等理论信手拈来,可事实却是我们从未 ...
-
4个健身训练小常识,看懂了再去锻炼,健身效率翻倍!
健身之前你要先了解一些基础常识,这样健身训练的时候才有理有据,知道自己的训练会得到什么效果,减少健身误区的出现. 4个健身训练小常识,看懂了再去锻炼,健身效率翻倍! 常识1.有氧运动跟力量训练的区别 ...
-
其实道理很简单,去60日强和20日强里翻,翻那些机构持仓大、良性调整的…怎么看良性调整,怎么设置买入...
[指数窄幅震荡,沪指微跌0.07%: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链集体走高,白酒股大跌,青青稞酒大跌7%]今日早盘,三大指数低位震荡,均小幅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7%,深证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 ...
-
100年前的人很保守?看完这组照片你就明白了
来源:大叔爱吐槽(id:dashuaitucao) 100年的时间,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回首看一下过去,难免心生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