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在液为涎---王洪图有效医案3则;流涎;口水
相关推荐
-
泻黄散的临床案例
[临床应用与医案] 小儿牙关紧闭 傅毓尚之子,潮热畏寒,医以羌.防.柴.葛之属,热愈甚,大汗淋漓,四肢怠惰,食已即饥.医者犹谓能食为美,见其潮热不退,更认为疟疾,复用柴胡.槟榔之属.其热如故,问其大便 ...
-
当归六黄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30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口腔溃疡:当归六黄汤:泻黄散 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5-0028-01 近年来笔者采用当归六黄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30例,取 ...
-
方剂学——祛湿剂(一)
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和中益气 B.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C.行气化湿,和胃止呕 D.化湿和胃,理气健脾 E.疏肝和胃,益气健脾 2.由滑石.黄芩.茵陈.石菖 ...
-
中医儿科学——汗证湿热迫蒸——泻黄散——阴阳解析
泻黄散--阴阳解析 汗证湿热迫蒸证候: 汗出过多,以额.心胸为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脾 方药:<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加减 ...
-
治脾经伏火妙方—泻黄散
(一)泻黄散出处 泻黄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 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草三两,防风四两.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 ...
-
中老年流涎症 取地仓穴透刺颊车 同时针刺承浆穴
患者陆某某,男性,60岁.2017年12月4日就诊.诉双侧口角流涎半月余,1周发作2~3次,无口角歪斜,无面部麻木疼痛,无头晕头痛,无肢体麻木瘫痪,至外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曾有夜间盗汗,经中药治 ...
-
58、脾在液为涎,吴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
58.脾在液为涎,吴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理论结合实践丰富的内经课.流口水半个月,半个枕头都湿了,原来是脾胃出了问题,脾胃调理好,终于不再流口水! 我们知道五液,分属五脏,汗为心之液,鼻涕是肺之液,眼泪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8)脾在液为涎
58.脾在液为涎 吴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理论结合实践内容丰富的内经课. 我们知道五液,分属五脏,汗为心之液,鼻涕是肺之液,眼泪是肝之液,唾沫是肾之液,而口角流涎却是脾之液. 所以流涎过多的疾病,应当考 ...
-
涎,为脾之液!口中多涎,就是脾虚“难收”,此方值得揣摩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 ...
-
涎,为脾之液!口中多涎,就是脾虚“难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口中流涎这个事儿. 什么样的人,动不动就口中流涎啊? 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小孩子. 那好了.现在,我就给你讲一个,中医治疗小孩流涎的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当时是3岁. ...
-
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王洪图教授治疗精神疾病经验
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王洪图教授治疗精神疾病经验 <经方临证录> 删除标签 添加标签 王洪图教授多年研究<内经>,提出"五脏藏神.尤重脾胃"的观点,认为< ...
-
北京中医大王洪图《黄帝内经》全集05:阴.阳五.行概述
北京中医大王洪图《黄帝内经》全集05:阴.阳五.行概述
-
26张液压阀原理动图,99%的人都收藏了!
液压阀按用途可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其他液压阀. 1方向控制阀 1.单向阀-普通 ☟ 2.单向阀-液动 ☟ 3.换向阀-手动 ☟ 4.换向阀-机动 ☟ 5.换向阀-液动 ☟ 6.换向 ...
-
北京中医大王洪图《黄帝内经》全集01:《黄帝内经》简介
北京中医大王洪图《黄帝内经》全集01:《黄帝内经》简介
-
王洪图教授:难治的神志病,从脾胃入手!
关于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今特从中焦气机为五神脏气机枢纽角度再行探讨. 1.中焦气机为五脏气机之枢纽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