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录】-27- 抗战中著名的“贺龙投弹手”是怎么一回事?

抗战中,八路军对敌作战,手榴弹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次,日军“扫荡”晋西北,八路军120师王尚荣部一个班阻击日军,六个战士硬是用最简陋的手榴弹,挡住了日军一个中队,炸死日军60多人,威震华北。

战后,六个毫发无伤的八路军战士均获得“贺龙投弹手”奖章。

“贺龙投弹手”是120师和陕甘宁部队的著名荣誉称号,与“朱德射击手”齐名。

著名的“贺龙投弹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自然,它与贺龙有关。

1942年5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成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任命贺龙为司令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统一指挥晋西北和陕甘宁两个区。

贺龙到陕甘宁边区不久,去359旅视察。

师长来了,旅长王震十分高兴。他为贺龙组织了一次投弹、刺杀和射击表演。

在表演中,一个叫齐巨洲的战士一下子将手榴弹投了50米。贺龙看了,高兴地鼓起掌来。王震旅长兴奋地大喊:

“好一个贺龙投弹手!”

表演完毕,王震请贺龙给部队讲话。

贺龙说:“你们是保卫党中央的卫队,你们要保卫每一寸土地。你们练兵练得很好,投弹投得远。你们还要好好学习射击。每一颗子弹打死一个仇敌。120师是个大学校嘛!”

王震接着说:“师长号召我们生产、学文化、练习武艺,特别是投弹、射击。我们旅要创造出无数的贺龙投弹手、贺龙射击手。鬼子来了,就把他们消灭。”

359旅政治部很会做工作,会后他们抓住王震的这一讲话,很快在全旅开展了争当“贺龙投弹手”的竞赛。

随后,在冬季练兵中,这一竞赛从359旅推广开来,变成了全联防区部队的群众性活动,并且发展为争当“贺龙投弹手”的运动。

这次练兵运动长达五个月,收效巨大,例如,359旅考核的结果为,全旅步枪命中率由48.5%提高90.3%,重机枪命中率达到84%,轻机枪命中率达到了68%,山炮命中率达100%,手榴弹的距离由平均25米,提高到了40.69米,并创造了72米的最高距离。其他部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投弹手、神枪手。

联防区的八路军部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贺龙投弹手”与“朱德射击手”齐名,在晋西北的日军闻风丧胆,陕甘宁的国民党军见之,也躲得远远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