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案:腰椎间盘突出辨证治案数则】
相关推荐
-
腰腿疼痛、关节麻木?药王孙思邈传世妙方,疗效独到,收藏起来!
你是否经常感到腰膝疼痛.关节麻木? 用中医来说,叫痹症. 痹证是一种由于风.寒.湿.热外邪闭阴经络,气血无法流通, 逐渐造成肝.肾严重亏损,使得风寒湿邪侵入筋骨.痹塞脉络.气血受阻.淤痰凝结.筋骨失养 ...
-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为什么要选“消痛+复位+调理”的方案?
一.腰突症是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 我们的公众号文章一直反复给大家分析过,治疗腰突症包括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缓解疼痛:包括促进腰部气血的良好运行.疏通经络.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消除水肿炎症等: 2. ...
-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要急,中医内服外敷配合治疗效果好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举要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11篇原创文章 也许是因为今年雨水偏多的缘故,最近很多网友询问, ...
-
脚痛、腰痛、背痛、脖子痛…常见疼痛问题如何标本兼治?中医有妙招!
告别清明小长假,重新回到办公桌,肩颈疼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又举起了抗议的小旗帜:有些人则因为放假游玩或者拜山而"负伤归来",脚踝扭伤.腰扭伤-- 面对身上这些突发的运动损伤跟过 ...
-
腰椎间盘突出,老中医口授方——百损丸,出自蒲辅周,值得收藏
你好,我是中医谈健康 蒲辅周先生说:"此方为老中医口授方,我得此方已六十余年,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外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并治遗精.脚弱.腰膝酸痛,诸虚日损,久服自效.功专滋补肝肾.强 ...
-
将它一除,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的“酸胀痛麻”即被解除!
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来自于腰臀腿的气血不畅通所致.而"筋结"正是气血的痹阻点.只要身上有筋结,这个地方的气血就不能畅通,人体的阳气也不能通过这个地方往上遁行,于是就会形成中医所说的& ...
-
正元气,治腰突!——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终极之法!
一.中医治病的气血原理 中医药大多都经过了近2千年的检验!而能够使用超过一百年的西医疗法和西药却没有几样. 中医治病讲究阴阳平衡,讲究调正驱邪,讲究气血畅通.气血所能到达的地方百病全消. 假如我们家里 ...
-
腰椎间盘突出非比寻常的治疗方法
[患者]:你好!我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什么方法治疗吗? [云朵]:你现在有什么症状呢? [患者]:腰痛腿麻,臀腿后侧疼,坐骨神经痛,走路困难. [云朵]:之前做过什么治疗吗? [患者]:电疗.针灸. ...
-
腰椎间盘突出辨证治案数则
例一:阳虚寒湿气血虚亏,经络瘀阻,温阳祛寒益气化瘀蠲痹止痛获愈. 某男,36岁,2017年4月6日初诊.因劳动搬东西时不慎把腰闪了,腰痛牵掣右下肢胀痛,夜间疼痛加剧,生活不能自理.先后到当地几家医院牵 ...
-
【临床医案:重症神经官能症治案】
刘某,女,57岁, 2017年1月9日初诊. 患者满面愁容而且焦躁,说话紧张,进入诊室坐下就伸手让切脉.我说:请先告诉我哪里不舒服,越详细越好.她说:经常发作心悸将近一年.目前白天终日心悸不止,夜间自 ...
-
【临床医案:柴胡桂枝干姜汤案】
宋某,女,50岁,2015年12月15日初诊. 病史:反胃食臭半年余,伴口苦胃痞,大便溏,舌红齿痕,苔白,脉弦细滑. 辨证:少阳太阴阳明病.少阳.阳明有热,太阴虚寒,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12g.黄芩 ...
-
【临床医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案】
刘先生,男,37岁,教师. 2019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上腹不适. 患者上腹部满闷不适一月余,肠道伴有气串感,嗳气,心烦易怒,大便溏每日二至三次(粘滞不爽,排不尽感),询问详情自从春节多次饮 ...
-
【临床医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案
陈某,女,26岁,2013年9月20日初诊. 病史:2天前颈及前胸突发红色丘疹,瘙痒稍痛,无明显渗出,余无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滑.皮肤科诊为毛囊炎.备孕期间,寻求中医治疗. 辨证:风湿郁热,结聚肌表, ...
-
【临床医案:经方合用治痛症】
杨某,女,58岁,2016年3月1日初诊. 主诉:双侧胸锁乳突肌处疼痛1月余. 病史:无诱因双侧胸锁乳突肌疼痛,伴项背僵硬,头晕,畏风寒,无汗,偶有喷嚏,口稍干,纳可寐差,乏力,二便正常.舌暗苔薄白, ...
-
【临床医案:过敏性结肠炎治验】
杨某,男,36岁, 2016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有泄泻病史已三年,毎于情绪激动时或饮食失节时出现泄泻.泄泻多发生于饭后,其特点是先有腹部隐隐作痛(具体部位不确定,有时上腹有时下腹,有时脐周),接 ...
-
【临床医案】辨证治胃息肉 胃痞验案
丁某某,女,56岁.2014年4月24日初诊.诉胃脘胀痛.嗳气胁胀反复发作1月多,饭后和劳累后加重.舌苔白,脉沉弦.当日电子胃镜检查报告:①慢性浅表性胃炎(充血型):②十二指肠炎:③胃底部多发性息肉( ...
-
【临床医案】苓桂术甘汤化裁治头晕案
Official Account 患者以头晕为主诉,归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内经>认为,无论虚实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