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伤寒论》解表三方:从腠理开合、正邪交争、甘草用量
相关推荐
-
【连载】《伤寒论》解读——15-17条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其实这一条是太阳病误治后的变证. 太阳病无论是中风.伤寒.杂病,都应当用汗法解表,不应当用下法,误下会邪陷心下形成重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阴阳失调,肌肤腠理开阖不利,容易形成盗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意思是说,阴液固守在人体内部,是形成阳气的基础,而人体脏腑之间的阴精需要依靠阳气在外,行使功能. 如 ...
-
尚先早课|天暑衣厚则腠理开
生命状态下,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不仅呼吸.饮食如此,身体里的津液也随气候冷暖及衣着厚薄而有所变化.当天气寒冷或衣着单薄时,表现为少汗而多尿:当天气炎热或衣着过厚时,表现为多汗而少尿.< ...
-
尚先早课|皮肤闭,腠理开
上句出自<素问·玉机真脏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当风寒之邪侵袭体表时,会引起皮肤收紧,寒毛竖起,出 ...
-
『常用方剂』表里双解剂>解表清里>芎芷石膏汤 合止痉散治头痛案(学术与临床)
刘某,男,29岁,2015年7月14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十年,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面色红,晨起头痛明显,每日发作一次,每次持续两个小时,以太阳穴附近为主,伴有跳跃性疼痛,发作时手脚发麻乏力,疼痛甚 ...
-
耕铭医轩|细究《康治本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本非“辛凉解表”
耕铭医轩|细究<康治本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本非"辛凉解表" <伤寒论>第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 ...
-
走近中药:《伤寒论》里“辛凉解表”的葛根,李时珍用其“升提阳气”
zh葛根这味中药,是近现代中医手下很常用的一味中药,究其原因,是和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创立的几首经方有关. 其实,张仲景也并非第一个使用葛根的人.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葛根 ...
-
咳嗽痰多是慢支还是肺气肿?中医辨为咳喘痰,解表化痰有效果
咳嗽痰多是慢支还是肺气肿?中医辨为咳喘痰,解表化痰有效果
-
解表、解肌、和胃!2019年广州登革热六经辨治临证思路及经典经方体系辨治19年初流感的体会
2019年广州登革热六经辨治临证思路 中医药在疫病救治过程中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7月至11月广东省中医院创新性地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六经辨证思路治疗登革热,形成"辨六经病位,析正邪水火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解表方剂类(2)麻黄杏石甘汤《伤寒论》
(2)麻黄杏石甘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15 杏仁15 甘草10 石膏20 煎剂一日一剂,一日三服早晚温服 麻黄先煎. 适应症:多汗,胸闷,口渴,咳喘,呼吸困难.如气管炎,支气管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