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海洋中存在一种全新的大规模碳氢循环系统
相关推荐
-
深海冷泉拟杆菌如何造福深海营养和碳循环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王敏 7月初,<环境微生物>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冷泉拟杆菌可通过降解藻类多糖促进深海营养和碳循环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深 ...
-
每吞下一口海水,你就感染了相当于北美人数总和的病毒
2015年的时候,科学家才刚发现了5476种海洋病毒.但仅仅一年内,科学家就多发现了10000多种海洋病毒.这样离谱的速度,说明了海洋病毒的多样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而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又不可 ...
-
以电为食的微生物,比你想象的更多
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微生物可能觉得电非常美味.更重要的是,科学家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它们,说明这些吃电子的微生物非常常见. 微生物--微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真菌--没有嘴巴,所以它们需要另一种方式将 ...
-
日媒:石油或将被海洋生物取代
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20日报道,由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组建的研究小组在北冰洋发现一种浮游植物,其合成的燃料或可替代 ...
-
科研 | 高静水压(HP)下低TCA循环速率阻碍了烃的降解,并使深海微生物群落降解石油成为可能!
本文由月月鸟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石油烃化合物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之后抵达深海.其进入深海微生物食物网并影响碳和其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尚不清楚.静水压力(H ...
-
评论 | ISME:人类来源的溶解有机碳与海洋微生物群落
编译:阿昊,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成千上万的合成化学物质和碳氢化合物已经被释放到海洋环境中,这些化合物构成了人类源溶解有机碳(ADOC).大多数ADOC具有显著的疏水 ...
-
综述 | Nature Microbiology:微生物与海洋全球变化
本文由RR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驱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真核和原核微生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为活动的影响.目前,几乎所有海洋微生物生理的重要调控因素都在不断的变 ...
-
【LorMe周刊】海洋微生物王国的操纵大师:噬菌体
作者:王硕,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利用噬菌体防治土传病害.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海洋微生物王国中的噬菌体.原文2018年发表在Na ...
-
多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海洋中存在近20万种病毒
信息 韩国首尔大学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出心脏检测智能指环 据Venturebeat网5月9日消息,韩国首尔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心脏检测智能指环.该指环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在测试中对心脏功能的检测准确率 ...
-
我科学家从海洋中发现能降解塑料的菌群和酶
我科学家从海洋中发现能降解塑料的菌群和酶 来源:科技日报2021-04-27 09:12 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能有 ...
-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可能存在第五种力,能否动摇爱因斯坦相对论
网罗天下奇闻,与您一起分享,大家好,我们又见面啦.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奇闻怪事,不管是人或者事,都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也希望这些事情可以给你带来一些酸甜苦辣,让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 早在17 ...
-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它的强度是钢铁的百亿倍
"物质" "物质"值得是宇宙中的一切实体和"场",所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因为每一种物质内部的 ...
-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一奇怪天体, 会冒充黑洞, 吞噬光线
在天文学家所有的观测记录中,会吞噬光线的只有一类天体--黑洞. 黑洞之所以会吞噬光线,是因为黑洞的引力是所有已知天体中最大的,大到能足以吞噬光线,使其无法逃逸. 然而,在最近的天文观测中,科学家们竟意 ...
-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有些东西不太对劲
NEXTMIND 宇宙中有些东西不太对劲,至少基于物理学家目前所知的一切. 据外媒livescience报道,宇宙现在的膨胀速度比早期更快,恒星.星系.黑洞和所有其他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但这不符合 ...
-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中“消失行星”的证据
近日,科学家发现证据表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曾有另一颗巨大行星,但数十亿年前它被"踢出"太阳系. 艺术家假想图,消失的第九大行星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仅在我们银河系内就存在成千上万的行 ...
-
暗物质说或被彻底颠覆,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怪异现象,大量证据公开
暗物质说或被彻底颠覆,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怪异现象,大量证据公开
-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态”物质的存在,或将推翻量子力学
引言:"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传颂千年的名言警句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普世道理: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具有因果关系的,先有因,后有果.而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