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 海棠依旧

总第1326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张爱玲说过,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实际上许多海棠是有香的,即使无香,那一树的绚烂足以让生命惊艳了。

我90年参加工作。那时学校全部是平房,一个年级六个班,全校一千多人,教师不过百。那时教师都在学校住,我曾一度住地下室。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学校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花园里竹子郁郁葱葱,春有迎春玉兰,夏有石榴紫薇美人蕉,秋有菊花冬有梅。花园中央有两棵海棠树,一到春夏之际,海棠花白里透粉,粉里映白,中间是黄色的花蕊,肆意绽放,占尽风流。海棠花花期不长,所以更显得珍贵。每每路过,都会期待,一旦开放,又恐“雨疏风骤”。海棠开花的日子,会给远方的朋友汇报:海棠依旧。

很长一段时间,打理这个花园的是一位叫海珍的女人。

海珍,是一位教工的遗孀。她个头儿不高,常年户外风吹日晒而使皮肤粗黑,大眼睛,大嘴巴,大嗓门,走路锵锵有力,做事风风火火。丈夫去世时,三个孩子分别6岁、8岁、10岁。她一个人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过活,艰辛可想而知。但海珍生性乐观,学校照顾她做了临时工,她很知足。白天在花园侍弄花草,下班赶紧给孩子做饭洗衣。另外,家里还有六七亩地,也是她一个人种。夏天,大约三四点钟,她便起床先去自家地里拔草浇地,苗子很深,有坟地,她害怕的时候就唱歌,唱着唱着会哭,哭着哭着会骂,骂那个狠心贼早早地走了丢下她一个人。这样唱着哭着骂着,天就亮了,快八点的时候赶紧回来上班捯饬花园。

花园里经常有带孩子的家属,慢慢就都熟了。母亲帮我带孩子时经常推着孩子在花园玩,便也和海珍熟悉了。海珍逗逗孩子,与老人说说话,花园的劳动倒也显得轻松自在。

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很短。我母亲生病后,海珍眼里噙着泪说:得的病不好就让她少受点罪。你可得多陪陪她,就那一个娘啊。说着便提起她过世的娘。可惜因为工作忙,母亲过世时也没在身旁,白白地辜负了她一场交代。

后来,每每遇见,她都是无奈地摇摇头:哎,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你妈最爱带着孩子来花园看花,这花都开了,她再也不来看了——

海珍的三个孩子陆续都考上了大学,大闺女大儿子已经毕业,据说年薪还行,他们帮着妈妈供弟弟上学,还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

海珍终于熬出来了,她的脸上时常挂着自豪的笑,走路更锵锵有力了。

有一段时间,我没怎么见她,也没在意,一个临时工上班不上班可能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中间还隔了一个暑假,后来突然听说她病了,脑瘤。孩子们在郑州为她做完手术后,发现癌已经转移到肺上了,这次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听说,她在医院一直求着医生再为她做手术,她还想活下去,想住住新买的房,想给孩子办办事儿。

不能手术的海珍只能忍着巨大的痛苦维持生命,最后瘦得已完全脱相。2010年的那个夏天,回到老家的她知道自己也得了不好的病,她叮嘱大儿子照顾姐姐和弟弟,一直紧紧地抓着大儿子的手,生怕一松手就再也见不到。

紧抓儿子的手还是松开了。她怀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留恋和对三个孩子依依的不舍离开了,年仅54岁。

我们去吊唁时,看到那三个已成年未成家的孩子,不禁遗憾不已:该享福了却走了,真是没有享一天福。

海珍得病去世后,花园里一时无人打理显得荒芜,但那两棵海棠树依然花团锦簇。

春天来了,今夜,突然又想起那个花园,想起花园里的那两棵海棠,想起海棠树下的海珍。她的生命虽有许多遗憾,但那积极乐观坚毅热情的性格却像海棠一样灼灼生辉。

作者简介

李新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教育高级心理指导师,安阳市首批家庭教育首席讲师,爱生活,爱教育,爱文艺,建有个人公众号“芬芳书社”。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