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做需求分析的保险人,活得有多惨?

好的保险人为客户做方案配置一定是需求导向。

需求分析是优秀的保险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也是保险公司会重点培训的一个方面。不懂做需求分析的保险人,往往步履维艰。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销售,才是真正对客户负责,才是长久的销售。因此,需求分析就成为销售流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那么,在展业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如何准确、有效地引导客户做需求分析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与你分享关于需求分析的专业化流程,希望你有所收获。

 01 

什么是需求分析?

保险需求分析指对人生中的风险(死亡风险、疾病风险和养老风险等),定量分析财务保障需求额度,并做出最适当的财务安排,避免风险发生时给生活带来的冲击,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从而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保险是非常人性化的一种商品,因为每个客户的状况不同,所衍生的保障需求也不同。

比如结婚、生子、买房、做生意等人生阶段的不同变化,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保障需求,那么保单的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真正为客户服务,就是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需求为他设计适合的保单,不断增加的保障需求就会创造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很多客户买了保险却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保障和权益,也有很多客户买的是相同保障内容的保险。

举例来说,可能一个单身男士和一个家庭妇女购买的是同一份保单,这些都是保险销售人员以产品为导向销售保险的结果。

他们忽略了客户的真正保障需求,纯粹为卖保单而卖保单。

专业、负责的需求分析流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收集相关资料

2、资料分析

3、需求分析

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三个方面来拆解一下。

 02 

收集相关资料

我们在跟客户谈保险时,要收集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简单总结下:

① 家庭成员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信息

通过这个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出客户的家庭生命周期,以及每个家庭成员所需要的保障责任。

一般我们会遇到单身、新婚未育、丁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老年家庭等类型的客户。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结合客户的主观感受来配置他们真正需要的保障,而不能教条地认为某个家庭情况就需要某些产品。

② 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这个很关键,因为这关乎客户能否买上你为他配置的保险。

我们通过第一步了解到了家庭成员可能都需要解决什么风险了,也能大概知道他们需要配置什么险种了,但是健康问题才是决定客户投保的关键。

所以,在做需求分析时,应该要清晰了解到客户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再根据具体情况配置保险方案。

③ 了解客户的经济情况

我们了解的主要信息就是各个家庭成员的收入、家庭负债以及家庭财产理财情况等。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各个家庭成员的风险缺口。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分析客户的收入构成,以及工作性质。但千万不要死套公式而忽略客户的实际情况与需求。

④ 了解客户已经买过或咨询过什么保险

为了防止在为客户配置保险的时候会重复,我们要先了解客户目前拥有什么保险。

同时,除了帮客户配置新保险,也要看一下之前客户买过的保险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

这里包括社保、单位配备的团体保险以及自己买的商业保险。

⑤ 确定家庭主要决策人

这是挺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我们大多数客户是家庭客户,这意味着客户背后是几个家庭成员的需求。

很多时候家庭里某个人觉得好的、觉得合适的,但是另一个人也许不同意。

还有的家庭是某一个人完全不管,爱买啥买啥,配偶决定就好。

那对于不同的家庭决策形态,我们要满足的需求人就不一样了。

⑥ 跟客户一起来确定需求

其实真正的需求是跟客户一起定出来的,我们用专业提出理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一定要理解客户感性的需求,要知道保险的需求并非一次就确定下来,也要明白保险并非一次就能配置齐全。

收集完客户的详细资料之后,下一步就是分析客户在人生各阶段的会面临的风险和保险需求。

 03 

资料分析

可以从所处的人生阶段和收入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分析。

不同的人生阶段分析:

① 单身期

单身期是指从参加工作到结婚这一段期间,一般会持续2-5年。

特点:

这个时期,客户年龄较轻,20-28岁,收入较低,花销大,年轻气盛,无家庭负担,未来家庭资金的积累期,保险意识较弱。

保险需求:需求不高,主要是意外风险保障、必要的医疗保障;如果父母需要赡养,健康状况良好考虑购买定期寿险

② 家庭形成期

指客户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的这段期间。

特点:

家庭主要消费期,收入增加,生活稳定;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购买高档日用品;贷款买房、买车;

夫妇双方年纪较轻,健康状况良好;随着家庭的形成,责任感和经济负担的增加,保险意识和需求有所增加。

保险需求:

意外、基本的健康医疗险是保障的重点;由于有了家庭,夫妇双方更应该注意对疾病的防范;保证房屋供款的连续性,购买一些定期险;

处于家庭和事业的新起点,可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回避风险,是在一定时间内使资金增值的好方法。

③ 家庭成长期

是客户家庭从孩子出生到孩子参加工作的这段时间。

特点:

子女教育为核心,家庭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

夫妇双方年纪渐大,健康状况应该考虑;

由于家庭成员增加,家庭和子女教育负担重,保险意识增强。

保险需求:

子女教育是重中之重,可购买定期寿险、少儿教育险补充教育费用;

父母的安全、健康也必须考虑,不仅仅是意外和医疗,考虑自身防御重大疾病

考虑保费的合理性,提前购买一定的养老险。

④ 家庭成熟期

指客户子女参加工作到家庭退休的15年左右的时间。

特点:

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收入稳定,水平较高,子女完全独立,债务已逐渐减轻;

夫妇双方年纪较大,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负担较轻;保险意识需求增强。

保险需求:

人到中年,身体的机能明显下降,在保险需求上对“健康”、“重大疾病”的需求较大。

此时要为将来的老年生活做好安排,应该重点购买“养老险”。

进入人生后期,万一风险投资失败,会葬送一生累积的财富,所以不宜选择风险过大的投资方式。

从收入分析:

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属于普通收入:他们因为收入较低,对风险的抵抗脆弱,保障需求更加突出,可以多激发保障需求。

每月收入3000-10000元之间的属于中等收入:大多数人保障需求较明显,同时也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有一定兴趣。适合多激发投资欲望。

每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高收入:大多数人投资的理念较强,自身有也有较强的挣钱能力,应该多激发保障+财务需求

不同收入层次客户的保险需求:

富翁:高额保障、体现身价;避税功能、分散投资功能。

富裕:重病保障;高额意外保障;理财与投资需求。

小康:个人及家庭补充医疗保障;重病保障;意外保障;部分投资需求。

温饱:个人及家庭基本医疗保障;重病保障;意外保障。

 04 

需求分析

① 保险需求分析的计算原理:

A、计算家庭保险总需求额(需求额是指客户各项支出的总和)

B、审视自身已有资源(已有资源主要包括社保补贴、客户已经购买的寿险等等)

C、确定需求保障缺口,公式为C=A-B

② 保险需求诊断

从时间的长度来说,一般客户会面临死亡风险、疾病风险和养老三大人生风险,相对应的就需要做寿险规划、健康险规划和养老规划。

寿险规划对抗死亡风险,健康险规划降低疾病风险,养老规划照顾养老风险。

(图片改编自豆丁网)

③保险购买能力分析

不同的人生阶段,客户个人和家庭收入、支出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保费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10%-20%之间比较合理。

具体可参考:

单身期保费在收入中占比5%,家庭形成期占比6%,家庭成长期占比8%,家庭成熟期占比10%,退休期占比10%。

④ 保险需求诊断产品组合设计

结合保障缺口、人生不同阶段保险需求分析以及客户购买能力三个方面,按照死亡、健康、养老及其他的保障需求优先顺序,配置相关保险产品组合。

(图片改编自豆丁网)

需求分析是一切销售的前提。

只有清楚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我们的保险规划才有针对性并获得客户的认同。

以上。

最后,我们还整理了一份「一个保险人越活越好的5个习惯的资料:

点击下方小卡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