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六)老道还乡欲退志,幼童藐视加恒心
相关推荐
-
逃荒妇女肩挑2个幼童,老道士见状吃惊:担中是两条龙,后来应验
导语:中国历史几千年,朝代更迭从未中断,大家不难发现那些开国皇帝们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有些离奇的近乎神话,非常有趣,比如:汉高祖刘邦醉酒斩白蛇,后来老妇说白蛇是他的儿子白帝,被拦路的赤帝斩杀,刘邦后来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二十六)执事被打
执事被打 昔有一大人,有贤士之学,新升了制台.次日欲去谒庙,天晚在后堂静坐.忽听辕门上喧嚷,大人独自暗暗出来,在一边静听.有管执事的官,拿鞭子拷打军牢头.说:"你什么执事办的不好,什么执事也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十六)封疆大臣有缘
封疆大臣有缘 前次偶遇大人,见面有缘,恰是莫疑之交. 余有粗言奉劝:天地生诸物,千形万状,惟有人身难得.今得人身,又为当代封疆大臣,当究夙世之根源,想必前劫有些好处,今生始有奇遇,该当远恶近善. 歌曰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六)听鸟声船盐想换,闻人说怒气充心
听鸟声船盐想换 闻人说怒气充心 诗曰: 鸟唤百灵作好音,一声啼啭值千金 客商极赏船盐换,主爱如怀亿万心 董游亳州时,一日赴河岸上,见一座铺子.那铺子门首,挂着一个百灵儿,此鸟声音好听. 这河下有一个盐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九)老道有情还故里,幼童断义不回乡
老道有情还故里 幼童断义不回乡 <除欲究本>卷四 诗曰: 抛家弃产入玄门,慕道之心常固存. 因背师尊曾受辱,始知害里却生恩. 昔日董在江南时,途路之间,遇一道友,二人伴侣同参. 一日,道友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八)贤士令钱急困苦,乞人听命不求财
贤士令钱急困苦 乞人听命不求财 <除欲究本>卷四 诗曰: 富翁暖时裘披身,恕己恤怜济困民 无意之中逢哲士,方知智者不忧贫 昔有一贤士家道丰富,其人爱好清静,终日在家安坐不出,调性养神. 一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七)众寇雄忘生打抢,神童子舍命餐肉
众寇雄忘生打抢 神童子舍命餐肉 <除欲究本>卷四 诗曰: 贫人前世受饥寒,转至今生家道难 遇见羊羔不顾命,临凶为嘴被刀残 昔有一贫人,一生未穿好衣,未吃好饭.受穷一世,死后又转到穷汉家,他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五)商客轻生钱买渡,梢公任死挣多钱
商客轻生钱买渡 梢公任死挣多钱 <除欲究本>卷四 诗曰: 马头渡口起狂风,吩咐梢公莫掣篷 数十余人同一意,重财轻命任西东 董在湖北汉口时,终曰募缘为生,此处有一渡口码头.那里有一座庙,余在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四)太子保身思免祸,哲人遇害终修行
太子保身思免祸 哲人遇害终修行 <除欲究本>卷四 诗曰: 因为京城利害关,哲人早入夕阳山. 再闻汴老说原故,摆手摇头永不还. 昔日东京汴梁,梁王朱温,所生三子.一名有杰,一名有同,一名有贵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四 · (三)展雄恃势强求道,石佛推情笑展雄
展雄恃势强求道 石佛推情笑展雄 <除欲究本>卷四 诗曰: 因求延寿到仙台,势畏恰如天外来. 僧变石翁咧口笑,才知佛道人难猜. 昔周时孔雀山,有一柳展雄. 一日独坐,暗想我上无君王之辖,下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