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他只是个军长,主动要求被授予中将军衔,主席:必须是上将
相关推荐
-
董其武两次授上将,后为副国级,儿女无一人为官,外孙女婿却成副国级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近代以来,逐渐崛起的日本对隔海相望的中原大国虎视眈眈,但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民国却对此毫无知觉.在日军铁蹄踏向中 ...
-
新保安战役中,郭景云兵败自杀,他下属三位师长是谁?结局如何?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正式打响,随着张家口等地被解放军占领,傅作义判断解放军可能会直取北平,于是紧急将下属35军回调,然而,35军军长郭景云并未严格执行傅作义的军令,而是将回撤时间推迟了7个小时时 ...
-
1955年,他只是军长,主动要求授中将军衔,主席:必须是上将
导读:1955年,时任解放军第69军军长的董其武突然接到通知,在即将开始的解放军大授衔中,他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得知这一消息后,董其武寝食难安,认为自己资历浅,功劳少,上将受之有愧,所以专门打报告向上 ...
-
参加绥远起义的他们,作为第六批志愿军入朝作战
1949年9月19日,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及兵团司令孙兰峰率领10万部队发起了绥远起义. 1950年12月1日,起义部队被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高克林任政委,下辖第3 ...
-
1949年8月28日,傅作义从北平乘专列...
1949年8月28日,傅作义从北平乘专列出发去绥远敦促董其武起义.保密局局长毛人风密电特务头子赵思武说:"傅作义拱手让出华北.近闻该逆潜赴绥远,企图鼓动部队降匪,着速就地刺杀,任务完成,本局 ...
-
授衔前董其武只是军长,有12年的抗战生涯,主席:他必须授上将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是何其的幸运,不要遭受战争的生死离别,也不需要遭受颠沛流离的生活.想想在上个世纪的中国,自清朝衰败以来的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那些为国家的胜利奋斗 ...
-
看《大决战》说军史:三十五军为什么是傅作义的命根子?
电视剧<大决战>军史顾问 徐平 电视剧<大决战>第45集,傅作义部第三十五军在新保安被歼,军长郭景云自尽,消息传来,傅作义如五雷轰顶,万念俱灰! 那么,这三十五军到底和傅作义什 ...
-
解放战争中,主动起义的国军将领,哪3个人带的兵最多?
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兵力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蒋介石麾下拥有430万部队,其中具体的编制更是不计其数,这也正是他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 而在这个时间段,中共所能动用的兵力只有一百多万,其中野战军 ...
-
绥远起义通电,董其武在签名下方扣上小茶碗,事后孙兰峰才知深意
董其武将军 图片来自网络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接受了国民党军队无数次的起义.投诚和投降,虽然形式各异,但无一不是以军队作战的方式来进行的.只有"绥远起义"这一例是特殊情况. 1 ...
-
入党较晚的起义将领董其武,55年只是军长,为何却被破格授衔上将
1955年解放军举行大规模授衔,其中正军级的干部大多被授予的是少将军衔,只有少数将领们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然而,原为国民党集团将领董其武当时也仅为军长,却获得了上将军衔,以军长授上将衔,这种典型的高配 ...
-
他跟随傅作义起义,55年授开国上将,他推辞,主席:不可不授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仪式上,除了解放军的老革命之外,他们在抗战的几十年生涯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就是在解放战争中和平起义的将领们.他们的和平起义,避免了无辜的伤亡.当然,他们在抗日战争的时候, ...
-
解放战争中,发动起义的国民党主席,后来都怎么样了?
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革命的发展中,除了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解放军之外,还有一群让我们无法忽视的国民党将领,在解放战争时,因为国民党的独裁专制越来越不得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