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他只是个军长,主动要求被授予中将军衔,主席:必须是上将

他曾经是国民党高官,领导了多场抗日战役,但也与共产党作对,更是在解放战争中多次拦截了解放军的脚步。后来被共产党感化,为新中国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但在授衔典礼开始前,他曾特意找到毛主席请示,上将军衔太高,恐无法担任,授予中将即可。对此,毛主席说:“你必须要授予上将。”这个人是谁?他有何功绩?为何让毛主席如何看重?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事情的始末,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

他既是解放军的军长,还曾是国民党的将军,和国民党军阀打过仗,和解放军交过手。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和美军对过阵,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就是董其武。

董其武出身贫苦,自幼就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在舅舅的资助下才得以入校学习。自小就喜欢历史,对李世民、洪秀全等多有仰慕,也了解到孙中山为革命奔走四方,推翻了清王朝,加之他外祖父曾组织乡里人参与义和团运动最终英勇就义。在这些事迹的熏陶下,董其武也有了革命的想法。

1918年,董其武在7500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阎锡山在太原创办的斌业学校,也被称为是学兵团。1924年,学习了六年的董其武毕业,恰好遇到刘镇华的镇嵩军正在太原招收连长和排长,董其武因此应招去了西安,在镇嵩军中做了中尉排长,因表现优异,很快就晋升为少帅营长。

但是镇嵩军的军纪不好,常欺压百姓,这与董必武参军的初心出入较大,因此他萌生了离开的想法。1925年,他一直仰慕的胡景翼率领国民革命军去到洛阳,他知晓后,立刻悄悄前往,投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担任中校副官长。不幸的是,胡景翼因病去世,岳维峻接任军长。没过多久,第二军在洛阳战争中失败,岳维峻被俘,董其武被迫离开了第二军,到第四军担任特务营营长。

随后,董其武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但1928年,因蒋介石排除异己,董其武所在的部队被遣散。他就前往天津,投效了傅作义,也正式开启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1930年,阎锡山与蒋介石、冯玉祥等军阀进行混战,中原大战爆发。也是在此次战役中,董其武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阎锡山命令傅作义率领第四军向山东进攻,董其武率领先头部队强渡黄河,经过激战,攻下了洛口,掩护主力渡过了黄河。并在之后和主力合围济南,最终攻克了济南。

但也是在此时,阎锡山部队作战失利,被蒋介石追着打。傅作义让董其武的先头部队改为敢死队,拦截蒋军,掩护主力军撤退。

董其武领命后,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让蒋军不敢前进太快,最终,董其武完成任务,主力军顺利撤退,但是,也因多次转战,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一个多月后,历经千难万险的董其武几经周转,才成功将部队带回傅作义部。至此,董其武立刻受到了傅作义的嘉奖。

1933年,董其武带领部队和进犯的日军交战,并将其多次打退,正准备追击日军时,他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命令撤军,才知晓蒋介石竟然和日本签订了《塘沽停战协议》。气愤的他写下了“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民”的诗句。

1936年7月,日军和日伪军进攻绥东,傅作义向蒋介石表达攻击日军的意见被否决,但他接到了中共中央派人送来的毛泽东亲笔信,让其以东北事件为告诫,要救亡图存,之后,傅作义就对董其武说道:不计牺牲坚决抗日。

董其武经过研究,认为红格尔图可以作为绥远抗战的首战。于是,他带领队伍在红格尔图和敌人开展了斗争,战争持续多日,依然无法取胜,眼看战争进入胶着,恰逢天降大雪,董其武就利用此时机,突袭了日伪军,捣毁了日军顾问和汉奸的指挥部,击杀日伪军1700余人,取得了红格尔图战役的胜利。傅作义认为此时机甚好,应乘胜追击,攻打日伪军的军事基地百灵庙。董其武对此十分支持,立刻带领队伍前往百灵庙,并顺利攻占。打击了日军和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完成了守卫国土的责任。

这两场战役的胜利也让董其武登上了报纸,被称为“抗日民族英雄”,赢得了国民的喜爱。

抗日战争爆发后,董其武也率领队伍多次和日军交战。1937年10月,董其武率部参加了忻口战役,但因为日军源源不断地增援,董其武只得撤离,但也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同年12月,董其武任第三十五军一O一师师长,被授予中将军衔。之后率领一O一师假装攻击太原,以配合台儿庄会战,牵制了大量的日军。

1938年,董其武部和八路军同在一个驻地,也是在这次接触中,他更加深入了解了共产党部队,并主动要求学习共产党开展政治工作的办法。

1942年,傅作义将董必武调到自己的主力部队三十五军担任军长。对此,董其武非常开心,并表示一定不辜负傅将军的信任,会更加努力。之后在1944年,董其武率领三十五军曾先后参加了多场战役,并对日军造成了强有力的打击。

因其表现优异,战功无数,在1945年1月,董其武被安排到重庆大学将官班进行深造学习。同年7月,董其武回归队伍,并升任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

在日本投降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内战。蒋介石电令傅作义收回在共产党手中的绥东等地区,对此,董其武说道:“在这八年抗战中,绥东没有我们的一兵一卒,都是八路军在进行斗争,现在我们去接收,肯定会打起来的。

傅作义也知道,但是蒋介石的命令不能不从,只能说各为其主。傅作义和董其武带兵前往绥东地区,还谎称是八路军先开枪。中共中央立刻进行反击,聂荣臻、贺龙等人率领部队阻止傅作义部的攻击,双方在平绥路上开展作战,也被称为是“绥远战争”

董其武也投入了与解放军的对战中,并且很快占领阳高、天镇等地区,但在张家口遭到阻击。董其武找到傅作义,说道:我们的部队占领城镇很多,但太过分散,恐难以维持,应先保住大城市,以防八路军各个击破。傅作义接受了他的意见,将兵力集中守卫在归绥和包头两座城市。

但不久后,被聂荣臻、贺龙的部队包围,董其武认为应该主动出击,先行突围。并多次向红山口、后八里庄等地进行大规模的攻击,可惜都没有突破八路军的合围。而八路军也没能攻下包头和归绥两座城市,双方对峙了两个多月。后经中共中央的决定,聂荣臻和贺龙率部离开归绥。

董其武在八路军两个主力队伍的围攻下守护住了归绥,受到了蒋介石的称赞,并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和华胄荣誉勋章。

之后,董其武还率领队伍和解放军进行了多场对战,张家口战役、察绥战役等,致使解放军原定的计划未能达成,成绩显赫。但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败局显现,董其武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躁。

在这时,毛泽东确定了“绥远方式”,董其武放下心来,开始准备起义的工作。1949年2月,蒋介石命令董其武带领队伍西撤,以配合马鸿逵的部队。但是已经确定要起义的董其武并不准备听从命令,可起义工作还在进行中,暂时不能公开,因此,董其武和其他将领商议后回复蒋介石,说道:绥远安危,暂不需西撤。

蒋介石对此十分不满,直接停发了绥远的军费。董其武不得不多次派人前往交涉,但都没有效果,他们只说:让董主席亲自来。

董其武自然是不会前往南京,他明白,一旦前去,他就是第二个张学良。没有军费,他只能启动傅作义之前兴办基金会的经费来暂时维持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撑了两个多月,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决定派参谋长樊折桂代替他去南京述职,樊折桂对此不解:“不走和平道路了?”董其武说道:“这个只是幌子,主要是看南京的意图,顺便请求物资接济,此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都已默许。”

樊折桂放心前往,且收获颇丰,蒋介石十分大方地给了1900两黄金和12万银元,同时还有几箱美制手枪。董其武立即通过傅作义将此事报告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此,毛泽东说道:“蒋介石给的黄金是可以收的。”

之后,在董其武的努力下,绥远的国民党将领都同意起义,绥远和平起义的时机成熟,因此,董其武起草了《绥远和平起义通电》,在通电中说明了己方的立场,也提到在抗日期间,和日军作战英勇,守卫了国土和人民,这一点和共产党是一致的,同时大骂了蒋、阎、李。

起草完成后,董其武先传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完后说:要把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全名写出。

董其武收到批复,立刻补全了三人的名字。9月19日,董其武组织了签字仪式,并通过无线电波发给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人。这也被称为绥远“九一九”起义,是董其武走向光明的历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决定帮助朝鲜抗击美国,需要人民志愿军去朝鲜作战。董其武立刻通过傅作义向毛泽东请战,得到毛泽东同意后,董其武率领的原绥远起义部队正式组建为中国解放军第二十三兵团,后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董其武担任司令员。

1951年9月,董其武率领部队入朝作战,主要任务就是修建泰川、南市、院里3个飞机场,也要负责后方的警戒任务。董其武十分重视,并下达了《关于防空作战命令》。在董其武的指挥下,只用了3个多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有了“通天路”的飞机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空中力量增强。董其武也因此事获得了朝鲜授予的自由独立二级勋章,整个二十三团6000余人也都因此立功受奖。

1951年12月,二十三团接中央军委命令回国,1953年,董其武被任命为正兵团级军长。

1955年,在授衔典礼开始前,召开了授中将、上将军衔的征求意见会议。董其武得知自己会被授予上将军衔,认为自己受之有愧,且亲自向毛主席写信,主动要求中将军衔,并让杨成武带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后说:“董其武一定要是上将。”在9月27日的授勋典礼上,董其武作为上将出现在会议中。

董其武前期虽在国民党任职,但在抗战期间也立功无数,保卫了国土和人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走向了光明的道路,成为了我国的开国上将,并于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