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玉器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2
21.白玉镶金镯 唐 直径 8.1 厘米 1970 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此镯由三节相等的白玉组成,上刻凸弦纹,每节玉端以金兽面包镶连接,内侧用两颗金钉作铆,兽面间有穿孔,加金条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玉炉顶不甘做配角(中古篇)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对玉器的描述有这么一段话:"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笛.管.凤钗-- 炉顶.帽顶--梳背.玉冠.珥.绦环.刀把.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 ...
-
叫板“粗大明”,故宫馆藏明代玉器,件件精美!
明代玉器作为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画师玉工们为我们留下了构画优美,技艺精湛的艺术珍品.他们在玉石难得而且易碎的玉材上,发挥并实践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理想,具有很高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5
281. 白玉镂空福寿方形牌 明 长5.7厘米 宽4.5厘米 1982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长方形镂空牌中部一'寿'字,其旁有蝙蝠飞翔,以串枝叶.梅花.竹叶衬托,外围竹节形方框.寿字为长寿吉祥 ...
-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玉器"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长了仿制古玉之风,周朝.汉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热于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学的形成,兴起了一股复古集古玉的热潮,为满足社会需要,宋代访古玉大量涌现,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 ...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精美玉器赏析
清乾隆年间,扬州玉雕技艺发展到达巅峰,扬州成为全国玉料的集散中心和主要生产基地.两淮盐政在建隆寺设有玉局,承制生产清廷各种玉器,并将其中大量精品进贡朝廷,那时产生了名闻遐迩的"乾隆工&quo ...
-
大赏故宫博物院藏唐宋辽金元玉器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故宫博物院藏唐宋辽金元玉器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
-
故宫博物院藏.「唐代玉器」欣赏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开拓西域,使得新疆和田玉大量地输入内陆,因此,唐代玉器材料以和田玉为主.唐代玉器,生产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质量上均是精雕细琢,其品种和艺术风格上都有新的发展,带有明显的 ...
-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玉器」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长了仿制古玉之风,周朝.汉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热于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学的形成,兴起了一股复古集古玉的热潮,为满足社会需要,宋代访古玉大量涌现,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 ...
-
「愙斋书法」刘墉行书诗卷江月五首并引,故宫博物院藏
「愙斋书法」刘墉行书诗卷江月五首并引,故宫博物院藏
-
明 董其昌 宋词 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行书<宋词>,纸本,纵25.5厘米,横142厘米.无纪年. 董其昌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 ...
-
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精品瓷塑一览!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戴云山麓,盛产优质的瓷土.德化白瓷胎釉中的氧化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德化白瓷胎质致密,釉色洁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且光滑如玉,给人以玲珑剔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