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暑症门(十一则)

(0)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杂病》伤暑

    <此事难知>伤暑有二∶动而伤暑,心火大盛,肺气全亏,故身脉洪大.动而火胜者,热伤气也,辛苦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参汤.静而伤暑,火胜金位,肺气出表,故恶寒脉沉疾.静而湿胜者,身体重也,安乐之人 ...

  • 《辨证录》痹证门(十一则)

    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夫风入大肠,日日大便,邪似易下,即有湿气,亦可同散,何以固结于中,而痛形于两足耶?不知 ...

  • 《辨证录》痉门(十一则)

    感湿热之气,忽又伤风,口噤不能言,项背KT KT ,脚手挛急,角弓反张,人以为太阳之伤寒也,谁知是太阳之痉病乎.夫痉病亦有三阳三阴之殊,亦能传经,与伤寒之症无异,但伤寒单伤于风,而痉病则合湿热而成之也 ...

  • 《辨证录》痢疾门(十二则)

    人有夏秋之间,腹痛作泻,变为痢疾,宛如鱼冻,久则红白相间,此是肝克脾土也.盖夏秋之间,寒热必然相杂,肝遇凉风,则木气不舒,上不能宣,必至下克. 而脾胃之中受三夏暑热,欺肝木凋零,乃与肝木相争.肝木激而 ...

  • 《辨证录》疟疾门(十则)

    人有发疟,先腰痛头疼目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如火炽,热止,汗出不能即干,遍身骨节无不酸痛,小便短赤,世俗皆称脾寒,此乃太阳膀胱经之疟也.夫风邪从太阳经而入,即疟邪也.惟是冬月风邪入太阳而成伤寒.若 ...

  • 《辨证录》调经门(十四则)

    调经门(十四则) 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之水火旺乎.夫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不药有喜,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大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 ...

  • 《辨证录》安胎门(十则)

    安胎门(十则) 妇人小腹作痛,胎动不安,如下坠之状,人以为带脉之无力也,谁知脾肾两亏乎.夫胞胎虽系于带脉,而带脉实关于脾肾,二经亏损,则带脉力微,胞胎何能胜任乎.然人致脾肾之亏者,非因于饮食之过多,即 ...

  • 《辨证录》痘疮门(十五则)

    小儿将出痘,身必发热,口必发渴,眼必如醉,此时当以表药散之,则火毒大解.无如世人未敢信为出痘,因循数日,见点而始用表散.有形之解与无形之解大有不同,所以轻变重,而重变死也.虽然,见点不用表药则火毒又将 ...

  • 陈士铎《辨证录》调经门(十四则)

    调经门(十四则) 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之水火旺乎.夫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不药有喜,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大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 ...

  • 《辨证录》伤寒门(四十三则)

    伤寒门(四十三则) 冬月伤寒,发热头痛,汗退场门渴,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太阳已趋入阳明乎.若徒用干葛汤以治阳明,则头痛之症不能除:若徒用麻黄汤以治太阳,则汗出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势必变症多端,轻变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