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解读(758-759)目录

(小河西)乾元元年(758)春是两京收复后第一春,大唐初现中兴气象。中书舍人贾至作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太子中允王维、右补阙岑参、左拾遗杜甫等纷纷和诗。这组和诗在七律发展史上有较重要地位。初春,杜甫曾在郑驸马池台意外遇郑虔,之后郑虔赴台州时,杜甫因故未能相送。自去年五月因上疏救房琯惹恼肃宗后,肃宗对杜甫“自是不甚省录”。杜甫应知道肃宗对自己的不信任。但他还是没想到,肃宗对房琯一党的清算并没结束。这年三月,贾至因故被贬汝州刺史。五月,高适因故左授太子詹事,赴洛阳任职。也是五月,张镐罢相,贬荆州长史。六月,房琯贬邠州刺史,严武贬巴州刺史,杜甫“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短暂的左拾遗生涯结束。杜甫六月到达华州。在华州期间,杜甫为华州刺史作《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但显然杜甫与郭使君并非融洽。杜甫曾在诗中抱怨“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杜甫作为司功参军,或负责了当年秋季进行的华州贡举,并为贡举拟定试题《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这年九月,官军已将以安庆绪为首的乱军围困于邺城。然而由于朝廷用人不当,虽然集中了大量的军队,邺城却迟迟未能攻下。到了二年三月,降而复叛的史思明卷土重来,邺城之战以官军失败而告终,官军退守河阳。时在洛阳任职的高适南奔襄州、邓州,五月贬彭州刺史。时任汝州刺史的贾至南奔襄州、邓州,六月贬岳州司马。时任右补阙的岑参,五月出任虢州长史。而严武已于去年贬巴州刺史。李白乾元二年春遇赦还江夏、岳阳,后至浔阳。乾元元年冬末,杜甫请假到洛阳南陆浑山庄寻访家人。二年春末夏初,从洛阳返归华州。在返回华州途中,杜甫创作名篇“三吏三别”。乾元二年立秋后不久,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职务,携家带口翻越陇山,赴秦州客居。杜甫辞职后首选客居秦州的原因不详。虽然秦州诗作不少,但杜甫在秦州诗中没有提及与秦州官员的交往。杜甫在秦州客居三个月后,约于十月初赴成州。出秦州后,杜甫一家首先到达属于成州的长道县。然后是成州州治的河源县(原上禄县)。约在十一月初到达成州同谷县。杜甫在秦州或同谷期间,或曾到过凤州的两当县,并留下诗作《两当县吴十侍郎江上宅》。专程前往还是赴蜀途中路经,已难以确考。在同谷停留个把月,杜甫一家再次踏上征途。这次远行目的地是成都。历经无数艰险,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上元元年(760)正月初到达成都。乾元两年间,杜甫先是从长安到华州,从华州到洛阳,从洛阳返华州;然后从华州到秦州,从秦州到同谷,从同谷到成都。杜甫从近臣到贬官再辞官,辗转数千里,期间创作了180首诗。这是杜诗创作的第一个顶峰。这期间的杜诗分为两卷。分别为“卷04”和“卷05”。目录如下:杜诗目录(卷04)本卷收录乾元元年(758)及乾元二年春夏间杜诗共73首。其中,七律16首;五律23首;五古24首;七古7首;七排1首;五排2首。序号诗题类型备注0401春宿左省五律乾元元年春0402晚出左掖五律乾元元年春0403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五排乾元元年春0404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七律乾元元年春0405题郑十八著作主人七排乾元元年春0406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七律乾元元年春0407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七律乾元元年春0408紫宸殿退朝早口号七律乾元元年春0409题省中壁七律乾元元年春0410送贾阁老出汝州五律乾元元年春0411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五律乾元元年春0412奉赠王中允维五律乾元元年春0413曲江陪郑八南史饮七律乾元元年春0414曲江二首七律乾元元年春0415曲江对酒七律乾元元年春0416曲江对雨七律乾元元年春末0417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五排乾元元年春末0418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七律乾元元年春夏间0419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五古乾元元年春0420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五律或乾元元年春0421逼侧行赠毕四曜七古乾元元年春夏间0422赠毕四曜五律乾元元年春夏间0423义鹘五古乾元元年春夏间0424画鹘行五古乾元元年春夏间0425洗兵马七古约乾元元年四月0426端午日赐衣五律乾元元年端午0427遣兴五首(天用莫如龙)五古或乾元元年五月前0428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五古或乾元元年0429酬孟云卿五律乾元元年六月0430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五律乾元元年六月0431题郑县亭子七律乾元元年六月0432望岳七律乾元元年六月0433早秋苦热堆案相仍七律乾元元年七月0434留花门七古乾元元年秋0435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七律乾元元年至日0436瘦马行七古乾元元年冬0437寄高三十五詹事五律乾元元年晚冬0438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五古乾元元年冬0439所思五律乾元元年冬0440独立五律乾元元年秋冬0441赠高式颜五律或乾元元年0442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五律乾元元年冬0443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七古乾元元年晚冬赴洛途中0444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七古乾元元年晚冬赴洛途中0445李鄠县丈人胡马行七古乾元元年晚冬赴洛途中0446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灏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七古乾元元年晚冬赴洛途中0447蕃剑五律乾元二年初春0448铜瓶五律乾元二年初春0449忆弟二首五律乾元二年春0450不归五律乾元二年春0451得舍弟消息(乱后谁归得)五律乾元二年三月邺城败后0452得弟消息二首五律乾元二年三月邺城败后0453新安吏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54石壕吏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55潼关吏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56塞芦子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57新婚别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58垂老别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59无家别五古乾元二年春夏归华州途中0460夏日叹五古乾元二年夏华州0461夏夜叹五古乾元二年夏华州杜诗目录(卷05)本卷收录乾元二年(759)秋冬间诗作共106首。其中:五律55首;五古40首;五排4首;七古7首。目录如下:序号诗题类型备注0501立秋后题五古乾元二年立秋次日0502遣兴三首(下马)五古乾元二年初秋050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04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05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06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四)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07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08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09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0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1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九)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2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一)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4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5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三)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6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五律乾元二年秋冬0517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五)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8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六)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19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七)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0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1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九)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2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十)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3贻阮隐居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24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5观兵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6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27佳人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28梦李白二首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29天末怀李白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30月夜忆舍弟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31宿赞公房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32寄赞上人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33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34赤谷西崦人家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35太平寺泉眼五古乾元二年秋秦州0536东楼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37雨晴(天际)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38寓目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39山寺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0即事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1遣怀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2天河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3初月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4捣衣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5归燕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6促织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7萤火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8蒹葭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49苦竹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0除架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1废畦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2夕烽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3秋笛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4空囊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5病马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6日暮(日落风亦起)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7野望(清秋望不极)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8示侄佐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59佐还山后寄三首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60从人觅小胡孙许寄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61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凡三十韵五排乾元二年秋秦州0562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五排乾元二年秋秦州0563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五排乾元二年秋秦州0564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五排乾元二年秋秦州0565送远五律乾元二年秋秦州0566别赞上人五古乾元元年十月秦州0567发秦州五古乾元元年十月秦州0568赤谷五古乾元元年十月0569铁堂峡五古乾元元年十月0570盐井五古乾元元年十月0571寒峡 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2法镜寺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3青阳峡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4龙门镇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5石龛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6积草岭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7泥功山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8凤凰台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79万丈潭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80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七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81两当县吴十侍郎江上宅五古乾元元年十一月0582发同谷县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3木皮岭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4白沙渡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5水会渡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6飞仙阁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7五盘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8龙门阁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89石柜阁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90桔柏渡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91剑门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92鹿头山五古乾元二年十二月0593成都府五古上元元年正月

(0)

相关推荐

  • 假如唐诗评选第一,您选哪一首?大数据排名前10的唐诗您知道吗

    前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关于第一的问题.文学作品不是田径比赛,无论怎么评选,都会有人存在不同意见. 其实,前几年有人从大数据的角度进行了统计,排在前位的唐诗我们大多很熟悉,不过,也有更多我们更熟悉的诗,并 ...

  • 杜甫诗解读(759)目录

    杜甫诗解读(759.07-759.12)目录 一.时间 乾元二年(759)下半年. 二.杜甫行踪 华州----秦州----同谷----成都 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事的职务.携家带 ...

  • 杜甫诗解读目录(760)

    一.概况 时间:上元元年(760). 今年杜甫基本呆在成都.他先是忙着建草堂.之后还要种地.中间有一段身体不好.或在秋冬时到过一次蜀州. 今年三月以前,成都尹是裴冕.三月后,成都尹是李若幽.这年的杜诗 ...

  • 杜甫诗解读目录(761)

    一.概况 时间:上元二年(761). 今年初,杜甫第二次到蜀州.在蜀州新津县留下几首诗.与新津县的官员有接触.此时,蜀州刺史应该已是高适. 这年四月壬午(二十八日)东川发生了段子璋叛乱.因东川节度使李 ...

  • 杜甫诗解读目录(762)

    一.概况 时间:宝应元年(762). 概述:(待补充) 1.上半年居成都草堂.上年底,严武任职成都.有严武的帮助,这半年杜甫日子比较舒心.除了享受闲适时光,这一段对魏晋以来诗歌文学的传统进行了反思,写 ...

  • 杜甫诗解读目录(763)

    一.概况 时间:宝应二年(763).(七月改元为广德元年.) 这一年杜甫一家客居梓州.杜甫春天时曾到过盐亭县.暮春时送人到过绵州.也是在暮春,杜甫到过汉州.杜甫到汉州或是为了看望房琯.但不知道杜甫在汉 ...

  • 杜甫诗(756-757)解读目录

    杜甫诗(756-757)解读目录 一.时间: 至德元载(756) 至德二载(757) 二.行踪 长安----鄜州----长安----凤翔----鄜州----长安 公元756年有两个年号,天宝十五载(上 ...

  • 杜甫诗全集目录

    杜甫 ·著 目录 书签 分享收藏 杜甫诗全集 杜甫诗全集·卷一(46首) 杜甫诗全集·卷二(71首) 杜甫诗全集·卷三(54首) 杜甫诗全集·卷四(49首) 杜甫诗全集·卷五(59首) 杜甫诗全集·卷 ...

  • 白雪斋帖:《赵孟頫书杜甫诗》23首

    此帖为赵孟頫书杜甫诗23首,落款为大德二年书(1298年).在"台湾书法教学资料库"网站见到此帖,只见刻本,未见墨迹本传世,在赵孟頫年谱中也未见收录,风格和清代赵孟頫书<梅花 ...

  • 源于杜甫诗中的成语,原来有这么多

    杜甫是唐代诗人中的集大成者.由于杜诗广为流传.艺术价值极高.他写诗讲究推敲词语,他曾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杜甫的诗大多语言生动形象,脍炙人口,其中有些诗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