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哲学原著?

仅以我的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和当代欧陆哲学为例,这里选的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还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大部头。(今天的文章不会讲到翻译问题,留待下次)

1.前言必须要精读,逐字逐句读完。前言包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要回应解决的问题、作品的结构、中心思想。

2.正文不需要按照页码顺序来读(当然,我相信很多人一口气都读不完),欢迎试验一下乱序阅读,像行为艺术一样,拿起一本书,翻到哪一页就从那一页开始。


同学们对这一点的疑问最多,仅举一例,解释一下

比如康德最常用的一个词,”表象“,Vorstellung,他是拿来就用,但是并没有开宗明义,一上来就给定义。

我们来看看DeGruyter出版的Kant-Lexikon里对”表象“是怎么解释的

Er ist erstens die Sammelbezeichnung für verschiedene Akte des Vorstellens (→Denken, Empfinden, Erkennen), verschiedene Vorstellungsmittel (→Begriff, →Anschauung, →Schema) sowie verschiedene Arten oder Qualitäten des Vorgestellten (Vorstellung als sinnliche, empirische, symbolische, intellektuelle, dunkle, klare, deutliche usw.)Zweitens ist ‚Vorstellung‘ ein grundlegender Terminus in der Erklärung des Erkenntnisprozesses vor dem Hintergrund einer Subjekt Objekt-Beziehung. Symptomatisch hierfür sind feste Ausdrücke wie „Vorstellung eines Gegenstandes“Drittens wird mit ‚Vorstellung‘ die für das Zustandekommen von →Erkenntnis nötige Verbindung von Begriff und sinnlicher Anschauung benannt, so dass dieser Terminus auch als Synonym für →Einbildung (lat. phantasia, imaginatio) erscheint

简单翻译一下“表象”的三个意思:

1.不同表象行动的总称(思考、感觉、认知),不同表象途径的总称(概念、直观、图型),不同表象性质的总称(感性的、经验的、符号的、智性的)

2.表象=对象的表象,用于解释主客体关系这个认知过程。

3.表象=知识形成必要的概念和感性直观的联结,这个意义上等于想象

也就是要按照这个Stufenleiter(层级)才能大体把握康德的”表象“概念,那么这个Stufenleiter出现在哪里呢?

(KrV A 320 /B 376)

页码位置A320/B376,也就是说,要看到《纯粹理性批判》的中段,A版原版页码的320页,B版的376页、先验辩证论(先验辩证论之前是先验分析论)第二节“先验理念”之前,才能把“表象”的意思搞清楚。

下面给出《纯粹理性批判》的目录,仅供各位参考定位。

而康德却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一上来就把三种表象的意思混着用,前言B XXI就开始用“表象”这个词了。

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当然不是顺着页码往后读。


3.不要抠字眼,读不懂的地方就先放着,德国古典哲学家和当代欧陆哲学家很多时候对概念的界定并不明确,不要在这类哲学流派寻找清晰性,而是要通读全文。如果对清晰性要求比较高,建议从英美哲学家开始读起,比如奥斯汀这种。

4.注释很重要,作为正文补充说明,不能略过。这一点在之后的文章会详细讲到。

5.观其大意,体系哲学家最重要的的特点是体系,单个章节都要放在整个体系中来定位,一个概念会在不同章节里按照不同方式讨论,要拼贴出一个完整的图景。

至于拿着康德逐字精读每段都做笔记总结的做法,个人并不推荐。一方面是拖慢了阅读速度,本来《纯粹理性批判》这种大部头,动辄7、800页,通读一遍都要花很多时间。

另一方面就是,很有可能康德会在后面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前面的观点,这样做就是浪费时间。最好能够一口气通读,然后第二遍的时候再按主题来读,比如“表象的定义“这种。德语句式那么嵌套,康德自己把重要信息到处乱撒,要细读起来,也就是我个人不太推荐“句读”系列的原因。

补充一下,由于哲学书籍很多是要引介西方,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术语对照,回到原文,不然一个词有很多翻译,造成理解的障碍。

还有就是,翻译过来的哲学文本,一定要注意弄清楚长句子里的主词和修饰成分,不要读着读着就读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