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楷书大作,已入人书俱老之境,惊艳700多年!
相关推荐
-
赵子昂63岁所写的楷书,人书俱老,传承700余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 ...
-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胎息大令,而兼北海之恣纵,人书俱老之境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书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是融合二王.李邕而又出以劲肆之作.墨迹为清人陈廷庆所藏,历经王鸣盛.阮元.翁方纲.鉄保等人鉴定.清文宗嘉庆二年(1798年)在杭州抚 ...
-
赵孟頫草书临摹书法王羲之《临右军帖》形神兼备,超神入妙
今天分享的是赵孟頫临摹作品,王羲之的右军十七帖,通过本帖可以看出赵孟頫极其深厚的书法功底,所有真正的书法家在临摹书法作品都求形神兼备的,不要误听有的书家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这是瞎扯,看看赵孟頫临摹作品 ...
-
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达到人书俱老之境,惊艳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 ...
-
邓石如篆书《弟子职》,风格老辣,已入人书俱老之境!
这幅1804年所作<弟子职>,乃为邓石如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通篇气势显示出古朴静穆.人书俱老的气质.起笔凝重,行笔自然,收尾任势,飞白之笔和起笔的凝重相得益彰,整体面貌老辣精浑.中宫收紧下 ...
-
达到“人书俱老”之境,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惊艳人间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常 ...
-
63岁的赵孟頫临《十七帖》,人书俱老
63岁的赵孟頫临<十七帖>,人书俱老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 ...
-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已至“人书俱老”的境地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已至“人书俱老”的境地 ​​​​
-
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惊艳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 ...
-
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惊艳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 ...
-
赵子昂60岁后的行书神作,达到“人书俱老”之境,堪称神来之笔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一种境界叫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就是说一个人对书法获得深刻的领悟和真正的把握,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可能当你将书法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你可能已然垂垂老矣. 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