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南京记事】相遇

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也会常常听人说起“出去走走,长长见识”如此总总。说来惭愧,自觉是一个课余生活极度不丰富的人,闲暇时光更加喜欢宅在家不大愿意走动,无论山川美景,亦或是人文风光,也大都只是草草了了看了过去,似乎总也体味不出其中的奥妙玄机。虽然鲜少主动出动,但即便是他人“有意而为之”的这每一次“出走”中,所见之人,所观之景,也着实会丰富自我的眼界和内心,更加感慨着科技时代进步空间里的一些高科技,唯有经历过,似乎才更能真实有效地感受到,或者是学习研究过,这样的体验,会带来生命里的自觉,似乎更是一种物质生活上的经验积累,也是精神层面的上升和提高。在这样的体验里,也必然会充斥着人生百态,仿佛一幅浩大的生活画卷,徐徐铺展开来,用眼观看,用心聆听,感悟人生。

生活一词,听来还是太过于稀松平常的,平日提起甚至不会抬眼扬眉,更是常常听人感叹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等等之类,却似乎又没有真正思考过究竟生活意为何。料想这样一个代名词应该是与人与事紧密联系的,更加可以用“百态”一词加以阐释,生活百态,勾勒着我们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万事万物,错综交织,构成一张经纬网。密密匝匝的编织起了每一个人的故事。

奔波旅途上,总能不自觉的想起《人在囧途》里那个悲催的主人公,每每念及总也要慎之又慎,小心翼翼地准备各种证件票据,丝毫不敢有他那般囧味十足的凄惨遭遇,却大同小异地发觉到了旅行途中,最能看到人生之百态。

因尚未预计到交通堵塞之不便,好不容易打到的车还是险些耽误了取票,本已经急得如热锅蚂蚁一般,却依旧见得司机师傅的淡定坦然,又因各处修路拥堵更是让人一筹莫展,途中偶遇车辆因互不礼让而追尾摩擦更让人感叹,竟又想起老妈那句“只能人等车,莫让车等人”来,看来路怒症得治,外出坐车定要时间充裕。

屋漏偏逢连夜雨。取票又出了问题,一时着急压根没看清自助取票机有专门的“城际公交”取票地,辗转无奈时,偶遇好心人悉心指点,才最终取得票出来,阿弥陀佛,感谢她。

晋城到郑州,一路顺风,城际公交三小时,票价只需20元,周六日竟免费乘坐。如今的许多政策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常生活的便捷。浑浑噩噩睡了去,却也始终酣梦不得,前排一阵阵浓浓烈烈的川味方言逼仄双耳,偶有一两句可以分辨清楚,大约是业务往来,其他也是聒噪万分,看着他摇头晃脑的模样,这一通电话想来是蔓延在整个路途的罢,虽心生烦闷,却也料定生意人的确不易吧。

郑州到南京,663.2公里,高铁三个半小时便可到达,不觉惊叹高铁的运作真的是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程无烟车厢,更是告别了从前绿皮火车那样的烟雾缭绕,车厢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更有各路美味小吃飘香四溢,充电设备一应俱全,让人倍觉温暖。

到达六朝古都南京。

交通线四通八达,高楼林立,却又随处可见气派豪华的公馆依旧保存完好,遥想起电视剧里看到的大小公馆,世事变迁,人世更迭,无不感慨岁月中有多少人匆匆了此一生,繁华也罢,落魄也好,却也还是一份独有的特别体验。从没坐过地铁的我这下才真正体验了一把风驰电掣的感觉,想来倒也没什么玄机,只要认得字,一路跟随指示牌均可以到达目的地,只有一点,手机导航是必备神器,这些要素一应俱全之后,只说感受时间之迅疾便罢。灯火通明的地铁车厢里,车身都还来不及摇摇晃晃,“嗖”一下便窜出去。从外面看,一定是像极了电光火蛇一般。这里有形形色色之人,大都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或休闲娱乐,或浏览新闻,或闭目养神,或三五相约窃窃私语,却也从不叨扰他人,俯仰之间恍惚觉得,这就是大城市的气息吧。

夜游夫子庙。依傍着秦淮河,景色怡人。这里已然成为旅游者的圣地,更是商家的天堂。络绎不绝的人头攒动下想必在他们眼中定然是头顶钱币的罢。南京特色小吃店更是摩肩接踵,盐水鸭打出价格战,丝绸制品标价昂贵,素来打折的银制品也丝毫没有降价的可能,一时间却也发觉逛的人多,买的人少。

天色已晚,河对岸的双龙戏珠灯早早璀璨耀眼,波光粼粼的河水温润柔和,不远处三五盏红色灯笼透出黄晕的光,拢在这样的红色里,奇幻又神秘。轻轻闭了眼,捂住双耳,想象着这样迷蒙美好安静的夜,从古往今,有多少人来来往往,有多少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故事,又有多少阴晴圆缺的月……

一路走来,呼吸着润湿的风,观望着迷人的夜,感受着浓浓烈烈的人文气息。想必走出来是极好的,所见之人,所观之景,皆可以反观自我,深深自省中更加懂得感恩生活罢。

仰头望,叹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

相关推荐

  • 突 然 停 车

    突 然 停 车 作者│蒋  玲 儿子应聘到英国伦敦工作.我们跟着他来到伦敦看世界. 坐上这趟轻轨列车,心里就嘀咕,进站时就这么走进来了,没看到刷卡买票的闸口.要是都这么上车,铁路的老板就亏大了.正在这 ...

  • 高铁开通在眼前,宝应大叔说往事!/朱明俊

    朱明俊 摄 文/朱明俊 三四十年前坐火车是什么情形?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无法想象.来,孩子,听大叔给你们念叨念叨. 1983年的腊月十五,我从部队回乡探亲,因为青岛是始发站,提前两三天能买到硬座,坐上清清 ...

  • 【280】【南京记事】用心聆听

    今天的文字要从279这个数字说起,念及每每下笔行文之时,内心总也惶恐,担忧,从始至今,终也觉得自己才思困顿,行文艰涩,虽也经历过日积月累的练习,而今也似乎相较之前有了些细微的变化,但心心念仍不敢自傲, ...

  • 【281】【南京记事】我心澎湃

    一切刚刚开始 --第四届"三新"作文研讨会随感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写在前面:做老师是儿时的梦想,受益于小学语文老师的熏陶,潜心求学一心只为当老师,想来人一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

  • 【282】【南京记事】别离

    嘿,南京!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梧桐道旁立,文化大门开. 烟花四月至,春秋三十载. 悸动与温柔,缱绻入梦来. --2018年4月20日夜书于南京  慧 嘿,南京 轻轻地,我来了 小心翼翼地靠近你 ...

  • 与南京第二次相遇

    今天早上,本来计划步行去客户那里,可是没有习惯上海的道路,没有上桥,又折回来.改为骑自行车去.第二个客户也是接着骑车,所以今天走路就少了.今天比预计的顺利,吃了中午饭,坐上车又到南京. 明天再见一个客 ...

  • “2008-2018,十年再次相遇”----初见南京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我和薇丫是高中同桌 她超级喜欢五月天的阿信 上学的时候心心念念要去台湾嫁给阿信 我们俩就躲在教室最后一排整天听五月天的歌 我就负责帮她做五月天的歌词本 也就这样成了好朋友 毕业之后 ...

  • 图说|一帆 南京先锋书店,与一座城的文艺青年相遇

    摄影|月玲 拉萨大昭寺朝圣,我看见了信仰 图文/一帆 每到一座城市都会去市中的书店逛一逛.未必非要买书,但摩挲着书籍,闻着书香,似乎更有感觉. 南京先锋书店,作为南京城市文化名片,更有了必去的理由. ...

  • 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疗效可靠,确实.深受此病之苦的朋友,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 紫草10克.茜草10克.墨旱莲10克.蝉衣3克.干地 ...

  • 户型改造 ┃ 金隅紫京叠院144㎡四室两厅改造 ┃ 南京装修

    面积:144㎡ 户型:4室2厅2卫 楼盘:南京 · 金隅紫金叠院 设计公司:东方一木装饰 户型解析: 1.门厅面积较为理想,能做一个较好的收纳.南北通风效果好. 2.客卫面积较小,不方便家人的生活起居 ...

  • 为什么南京方言和云南方言里那里多相同的词

    这段时间在头条上看到有人讨论云南汉族迁移的讨论,我觉得很有意思,也看了很多评论.里面很多人都能通过族谱或者口口相传准确的说出自己的祖籍是什么地方,我今天想从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说一下,就是云南方言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