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不惧吐蕃?晚唐时白发老将张议潮血战收复河西走廊
相关推荐
-
这个民族英雄令人费解,从吐蕃手中夺取甘肃,却甘愿入唐为人质
唐代晚期,河西走廊上兴起了一股势力,叫归义军.其第一任领袖,是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张议潮.但在政权的上升期,张议潮却决定亲自前往长安做人质,他为什么做出这样奇怪的选择? 一.归义军的兴起 唐中期因安史之乱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唐)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4
喜不自禁的宣宗,特下诏命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殊勋,诏令:"(张议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16~62,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年大将,王莽'新'朝立,任强弩将军司马,拜波水将军, ...
-
张议潮:鲜为人知的晚唐战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率15万大军长驱直入,下潼关逼长安,史称"安史之乱". 烽火历时八年才熄,整个华夏大地从高度繁华急转直下,唐 ...
-
晚唐《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敦煌# [晚唐 ·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壁画 规格:纵130 厘米*长830 厘米 敦煌莫高窟 第156窟南壁 我们在上周五的文章中看了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宋国夫人出行图& ...
-
吐蕃王活捉唐朝大将,杀他时看一眼突然伏地哭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女子身份登上帝位的传奇人物,虽然后世的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她在位期间的表现仍然远超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说起来,武则天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统治手段太过狠毒,重用酷吏,不但大 ...
-
唐朝历史人物——裴行俭(唐高宗时名臣)
裴行俭(619年-682年),字守约,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10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 ...
-
看懂唐朝诗人孟浩然一生的时间线,及关系图...
看懂唐朝诗人孟浩然一生的时间线,及关系图...
-
【恩兰·达札路恭】|率军攻陷唐朝长安城的吐蕃名臣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岁末,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州节度使的粟特人安禄山携同老乡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旨讨逆"的借口起兵15万叛唐,史称"安 ...
-
让唐朝害怕的吐蕃名将,为何却选择自杀,子孙投靠唐朝?
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国力如日中天,四方诸国纷纷来朝.可就在此时,雪域高原上出现了一位绝世名将,他打败薛仁贵,歼灭十八万唐军,让唐朝畏惧三十多年,几乎无人能敌,他就是吐蕃名将论钦陵!然而,论钦陵的结局却 ...
-
晚唐时四川盗贼横行,此人使出一狠招,盗贼绝迹
唐僖宗即位后,王仙芝.黄巢起义如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各地的盗贼纷纷响应,给地方治安造成极大困扰,唐王朝不得不到处派出救火队长. 四川虽然不是起义军的主要根据地,但当地的盗贼也乘机到处作乱,百姓苦 ...
-
他是中兴唐朝的皇帝,装傻时曾与僧人合写一首诗,全诗气势磅礴
在<全唐诗>中有这样一首比较的奇怪的诗,说它奇怪是因为这首诗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由两个身份地位完全迥异的人合作而成,一人是唐朝顶顶有名的中兴皇帝唐宣宗李忱,另一人则是香严寺的一位禅师--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