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叶剑英重读《论持久战》后,写首高水平七律,豪情不减
相关推荐
-
卢晓霞丨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去年四月初,我有事去广州出差,顺便参观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落在广州市中山路二号的红花岗上.在地图上查找到它的大概位置以后,我就坐地铁来到烈士陵园站.出了地铁站,我就看到了那座石牌式 ...
-
七律. 怀念毛主席(新韵)
危难关头诞救星,中华儿女向前冲. 雄韬伟略击顽寇,铁骨柔情惦众生. 三座大山齐倒地,五星赤帜缓升空. 新国崛起东方立,社会和谐政治明.
-
把《论持久战》的精髓运用到中考高考学习中,战无不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曾使国内出现了"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十个月之后,1938年毛主席的著作<论持久战&g ...
-
开国元帅叶剑英,遇事谨慎不糊涂,两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救了党
开国元帅叶剑英,遇事谨慎不糊涂,两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救了党 原创2021-07-02 18:08·微聊历史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举行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有4位日后成为 ...
-
叶剑英78年前写《满江红》,悼念不幸牺牲的左权,化悲痛为力量
千年文坛中,我们有很多经典悼亡词.苏轼的<江城子>,抒写了对亡妻浓浓的爱意:贺铸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写出了中年丧偶的痛苦.除此以外,还有悼亡朋友的.兄 ...
-
李德才想去拜访一下叶帅,警卫员拦着李德才...
李德才想去拜访一下叶帅,警卫员拦着李德才不让他进,拿出证件也不好使,无奈他说出自己的外号,叶帅亲自出门把他接了进去-- 当年在强渡大渡河之前的准备工作中,聂荣臻就问道"土佬在哪,让他掩护.& ...
-
梅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在剑英公园举行叶帅诞辰122周年纪念活动
2019年4月21日上午,梅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组织会员在梅州市剑英公园正门叶帅铜像前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纪念叶剑英元帅诞辰122周年活动.梅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叶景昌及姓氏文化会员代表,研究会领导,知 ...
-
曾张胤||《赞叶剑英》等律诗六首
<赞叶剑英>等律诗六首 □曾张胤 七律·读辽.宋.夏.金史有感 文化原存血脉中, 胡风不与汉民同. 草原部落输文治, 南国君臣逊武功. 征战劫财当有限, 和平获利应无穷. 河清海晏非虚话, ...
-
七律·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群团擦肩甚失望, 举家凭吊不开放. 协和院内独排号, 纪念堂中众瞻仰. 嗔怒爷俩私凭吊, 转念旅店夜凄凉. 何时京房能降价, 必去都城拜栋梁.
-
68岁老人自述:酒局后的大病,让我认识到享受独处才是长寿秘诀
原创华贵禅心 2021-03-14 10:28:22 人生长河,谁都期盼能拥有朋友,知己,能够在生活里相互帮扶,说说知心话,尤其是人到老年,退休了,就想能够经常跟好友在一起畅快的闲聊. 很多时候,人 ...
-
16岁少女交往68岁大爷,移情别恋后将对方杀死肢解,尸体藏14个垃圾袋中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乌克兰一名16岁的少女和一名68岁的老人交往,女孩移情别恋爱上一名17岁的年轻小伙后,之后两人竟然将这名老人杀死肢解,尸体藏14个垃圾袋中. 据英国媒体12月9日报道,近日,在乌克 ...
-
陈姨,68岁,哈尔滨某药材公司老板,有高...
陈姨,68岁,哈尔滨某药材公司老板,有高血压.脑梗病史,近一年突发眩晕,加重半年余,一天得晕4-5次,特别是进歺时更明显,会觉得血液往上涌.恍惚,导致无法正常进食!我曾亲眼见过两回,一般静坐约3分钟左 ...
-
武则天登山后写首诗,狄仁杰读完唱和一首,诗迷:果然“老狐狸”
关于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多年来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 特别是"神剧"<神探狄仁杰>走红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二人之间一定有什么"猫腻",多半是姐弟 ...
-
孟浩然一首高水平之作,初读时觉得很一般,长大后再读却感慨万千
唐朝众多的诗人中,要数孟浩然最有魅力,连当时的李白都称他为孟夫子,把他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在那首<赠孟浩然>一诗中,开篇就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
陈毅35岁生日,在艰苦条件下写首七律,通篇大气磅礴,很有水平
读陈毅的诗词,有时候笔者经常在想:若非生在那样一个烽火年代里,陈帅应该会成为文坛巨匠.因为平日里要四处征战,所以陈帅一生留下的诗词数量并不算太多,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但其作品的水平,在现代文坛算是较高 ...
-
一对恋人惜别,过路才子看见后写首词,开篇就犯忌却红了800多年
相信喜欢古诗词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们平时虽然说很多古代大文人写诗写词都是信手拈来,似乎不用思考便能下笔如有神.但实际上写诗词除了讲究平仄.对仗.格律等之外,还有着很多忌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是需要尽量 ...
-
王国维夜里梦见妻子,醒来后写首凄美情词,最后一句美得令人心醉
悼亡诗词作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题材,千百年来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唐代大诗人元稹在发妻离世后,写下了缠绵哀痛的悼亡组诗<遣悲怀三首>,其中"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 ...
-
孟浩然40岁科举落第要回老家,写首诗告别好友王维,中间10字经典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摩诘,此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逢矣." "浩然,为何不能在长安多迁延些时日,我一定会尽力举荐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