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爱在深秋

爱在深秋
王明华
三年了,母亲离开这个家已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七夕节遥记母爱,真的感慨:母亲肯定是你前世的情人,送上一束野菊花。——题记

送母亲上山的时候,正逢万物凋零的季节。
风卷起一片片飘零的落叶无情地吹打着脸庞,泪水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放肆地流淌。人们放肆地争抢着可以属于也可以不属于他们的香烟。呜鸣的哀乐伴随着母亲走完了勤劳的一生。
我终于看到母亲坟前那一丛盛开的野菊花:淡黄淡黄的炫目色是那样的吸引我的眼球;它的骨朵真小,但是花香在刺鼻的鞭炮味道中也闻一丝清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丛野菊花,在生命的最后依然散发着清香。这不正是那份无私的母爱?临终前的母亲不还在为她的子女做着可口的扎菜?不还在牵挂着儿女的身体?不还在想着回老家办农村医保?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尽管拖着一条残腿,却仍然表现一种顽强。

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闲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野菊花,你延续了春的嫩绿、夏的浓绿、给人一片深秋的金黄。
这不正是母亲一生的写照?父亡母嫁的凄惨童年,艰辛困苦的劳作中年,欣慰但永远奉献的无私晚年。母亲,她从不抱怨、从不放弃,依然把五个子女都送进高中的大门,两个考上大学。如同野菊花,在空旷的原野慢慢地绽放。不管是喧嚣时还是寂寞时,她都慢慢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慢慢的绽放自己的清香。

野菊花自有野菊花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野性美!
这不正是母亲良好品德的写照吗?不管是贫穷时还是富有时,母亲像一只翱翔蓝天的老鹰一样,张开自己并不宽阔的双翼,紧紧保护着自己的雏鹰,从不让子女受半点委屈。那种野性的母爱又是如此地烛照天地!从来就不记回报,为自己的后代野性地活着、争着、抢着。连根茎枯萎的时候,花朵依然在绽放美丽。

野菊花自有野菊花的思想。
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
我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仍然把子女送进学校,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拖着一条残腿也要把农事做得比年轻人还好。暴风雨袭来的时候,不正是有了母亲这把大伞,我们子女才安然无恙?
母亲的坟头有了这丛野菊花,真的很美!
我爱开在深秋的野菊花,我爱开在母亲坟前的野菊花。

【作者简介】王明华:湖南邵东人,邵东四中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在《湖南教育》、《中国教师》、《邵阳日报》、《邵阳晚报》等多种刊物、杂志上发表文章和学术论文。闲暇时不辍笔耕,聊以慰藉久违的文学梦。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