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连温饱都做不到,为啥还偷懒不种地?专家:你去也是一样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为我们解析出勤奋才是人生的终极奥义。古人为科考不惜“头悬梁,锥刺股“,亦或为练武功闻鸡而起舞,不舍昼夜。通过勤奋努力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让生活朝着一个幸福的方向去发展。

说起非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贫困。贫困好像就是这个国家的代名词,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都透露出贫困的气氛。导致这个国家贫困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民族的惰性,非洲人大多数都很懒惰,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效率都能体现出懒惰。大多数的非洲人连日常温饱都满足不了,却还是偷懒选择不种地,这是为何?

很多人会认为非洲在气候条件上比较干旱,缺少水资源,在这种条件之下会很难种植出粮食。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非洲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非洲很多地方雨水都很充沛,雨水充沛很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非洲一些肥沃的土壤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或者是四熟。

对比中国可以发现,中国雨水充沛的南方地区也只能做到一年两熟。非洲雨水比较少的地方一般都是沙漠,其余的地方土壤还是很肥沃的。所以非洲的自然资源还是很优厚的,非洲人民却还是不喜欢种植,为什么?比如埃及,埃及这片土壤有尼罗河滋养灌溉,土壤很肥沃,在这片土壤上还孕育出享誉世界的古埃及文明。

埃及拥有这样的先天条件,却依旧有很多的贫困落后地方。如果这些人民稍微有点上进心,其实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成这样。一些人去埃及驾车旅游的时候会发现,当地的一些居民会呆滞地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对这些汽车很好奇,而是他们已经懒散成习,无论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居民,身上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懒散气息。

他们没有想改变现状的意愿,坐拥着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也没有唤醒他们内心的勤奋基因。余秋雨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提到,埃及人的祖先是非常勤奋的,生产条件很落后的情况下也能造出震惊世界的金字塔。

这说明埃及人的骨子里还是流淌着勤奋的血液,难不成因为祖先很勤奋,后人就要开始“乘凉”?非洲人其实和埃及人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因为仰仗着国土资源丰富从而变得懒散,不劳而获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惰性思想渐渐在他们脑中扎根,不愿意去奋斗,这一点就与我国勤劳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中国在中原大地上产生了农耕文明,无论是从气候条件出发还是土壤质量出发,都远不及非洲。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需要种植更多的粮食才能满足人民需求。黄河孕育出了中华文明,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却常会有水患,导致一部分人需要不停的搬迁,搬迁后他们就会对新的土地进行开垦。

这样的情况下就养成了人民的勤劳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中国的人民很热衷于开垦土地,因此也造成了土地肥力的下降,这就让开垦土地又一次进入高峰段。勤奋努力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代名词,所以中国人一向不能理解非洲人的懒惰行为。非洲的特色的农作物,可以为大家揭开他们为啥那么贫困还不选择劳动的原因。

这两种植物虽然在非洲的遍布程度不够高,但已成为非洲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养活了非洲众多的百姓,而非洲的土地上有很多类似的植物,这让他们有了不种植就能有吃的资格。其中一种植物名叫“香肠树”,这种树木生长在非洲的草原上,树的整体高度不高只有6到12尺。以非洲人懒散的个性,他们认为香肠树不高反而节约了他们采摘的时间。

一串串厚重的果实挂在树上,远远看上去像极了香肠,“香肠树”由此得名。香肠树的一个果实能有十斤重,味道香甜,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当成主食也可以用来酿酒。除了很多非洲人会食用香肠树,非洲的一部分动物也会将香肠树当成主食。非洲干旱季节来临时,香肠树果实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

中国也曾试图将香肠树引进广东和海南,结果因为一些气候因素不足,导致果实不能食用,只能将其当做观赏植物。另一种植物是“面包树”,这种植物与香肠树很相似,它们都非常的耐旱和喜欢光照,很能适应非洲的地理条件。

面包树上结出来的果实,呈现椭圆形或者是圆锥形。果实的直径有25mm,含有非常丰富的淀粉。面包树的果实不能直接食用,必须要经过烧烤之后才可以食用,口感和面包很相似,酸甜开胃,所以被人们称作面包树。

面包树的果实产量很可观,一棵面包树一年可以结果两百个左右。面包树除了果实,其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谓浑身是宝,木材质量也好,可以当成建筑材料使用,面包树树皮还可以用来制作绳索。

所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洲人养成了懒惰的习惯,难怪专家说:你去也一样。不过。我们始终生活在一个奋进向上的国家,环境现状不同,仍然需要勤奋才能改变现状,生而为人一定要有追求的目标,一生碌碌无为等于虚度光阴。

参考资料:

《进学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