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掌故之49 雅化、雅称和别称

位于本区海沧大桥旁的牛头山,因为靠海的那一面有两大片山岩像牛屁股,故名“牛尻川”。这粗俗的地名在清代道光《厦门志》里就雅化成“牛家庄”了,而后还有写成牛家川、牛家邨、牛脚伸、牛脚村几种,都是它的谐音。

殿前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厦门志》有许多记载。不过,那时的殿前都是写成“店前”。有人说古时店前出了一个大官,在皇帝面前自报籍贯时,皇帝钦点把店前改为殿前。此说只是杜撰而已,并非事实。店前改为殿前纯属文字的雅化,在本地话里店、殿的发音并不相同。

五通的凤头位于澳头山边上,澳、后本地音近,故称“后头”,后来雅化为凤头。据说此地连着下边、坂尾的高地,形如一只凤鸟,这是凤鸟的头,故称凤头。但是本地人还是叫后头(ao tao)。凤头不远处的下边社,在志书中也有写成“下柄”,这更接近于本地的发音abin。下边雅化写成“霞边”;同样,因为尾、美发音相近,所以五通的坂尾雅化成坂美。

类似因为音近而雅化的还有马垄。马垄原是“尾垄”,就是田地最后的几垄。在本地,马、尾音同,所以写成马垄。祥店在民国写成“上坫”。“坫”,停留、居住,音与店同,所以又写成“上店”。“上”在厦门话的文读音与“祥”极近(xiong),所以“上坫”“上店”都雅化成为祥店。还有穆厝,早期叫着“目厝”,普通话“目”“穆”同音,所以雅化写成穆厝。其实,穆厝并没有姓穆的,而且穆的本地发音也与目相去太远,至今本地还是叫目厝。

民国年间,祥店是“上店”

蔡塘边上的古地石,是“狗地石”的谐音。村社旁有大石形如狗头盖,叫“狗盖石”,盖,压住,本地话“压”与“地”音近,“狗”与“九”同音,写成了“九地石”。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是“九块石头”。后来,九地石取谐音雅化成“古地石”。

今禾山街道的尚忠、下忠最早是张姓的人居住,村社还不小,故有张、下张之分。后

来,张姓离开,陈姓在这里繁衍。张,本地话发音与“小孩耍脾气”相同,实有雅化的必要,因而把上张、下张改为上(尚)忠、下忠。同样,张崙雅化为忠崙,又简化写成忠仑。不过,字改过来了发音却没改,还是叫成上张(jiu diu)、下张(a diu)、张崙(diu lun)。

地名多是从不雅到雅,这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可是,后坑是个特例。后坑原称“侯卿”,

侯卿社即后坑社(厦门日报 1950年3月12日)

公侯卿相,尊贵得很。后坑人的清代古墓碑上都刻有“侯卿”二字。后坑华侨实业家叶兆君,早在1927年就开始组织“侯卿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不知道什么缘故,“侯卿”后来被“后坑”取而代之,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后坑”比起“侯卿”土气得多。1987年,后坑的贤达发起组织了湖里区第一个教育基金会“侯卿教育基金会”,“侯卿”二字才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如今仙岳路上的侯卿社名石

霞边雅称银霞。张氏宗祠重建碑记中,落款为禾山银霞社。张氏宗祠忠敬堂前有砖雕圆篆“金屿家声远银霞世泽长”联句。

霞边雅称银霞

如今,霞边在环岛路上立了“银霞社”的牌坊

田里雅称锦里,这常出现在旧墓碑的碑额上。1955年田里的初级社,名叫锦田合作社。

1955年11月13日厦门日报上的锦田

湖边雅称莲湖。湖边林氏宗祠号大门有对联“涂岭分支 莲湖呈秀”。今有莲湖建筑公司。

湖边林氏宗祠大门对联上的“莲湖”

湖里雅称凤湖。俯瞰湖里社,肖如凤形。凤头向海,凤身就是湖里社。所以湖里又称凤湖,今尚有凤湖街、凤湖俱乐部。今湖里公园南大门有凤翔湖里的石雕。

30多年前建区的时候,如果不叫湖里区,而是用其雅称叫“凤湖区”,该有多好的想象空间,不至于今天的遗憾!

田里、前头别名汤坂。这一带古有温泉,温泉称汤,附近的地称汤坂。所以田里、前头有汤坂、汤坂里之名。江姓族谱里有“避居洪水桥汤坂里”的记载。

高崎别名岐山。高崎万寿宫有联句“圣母萦回岐山咸沾千家宏福”。1924年,华侨林再文等人在高崎创办岐山小学,

薛岭又别称玉岭。薛岭龙源宫有清代的对联“龙祖白礁神化千回玉岭”、“佑黎庶而保生功高玉岭”等句。

薛岭龙源宫清代对联上的“玉岭”

寨上别称湖山,其西北有石湖屿即大石湖山。因而寨上陈姓号“湖陈”“湖山衍派”,有湖山小学、湖山武术队、湖山宋江阵。

寨上戏台上方的“湖山”

厦岛东北,虎山横卧,如虎雄踞,寰顾周遭,无出其高,宛若旌旗。《周礼》有载:“熊虎为旗。”兹山形虎亦旗,故虎仔山又名旗山。

虎仔山又名“旗山”

后坑后院埔有唐代陈氏墓葬,历史上是禾山书院、禾山区署所在地,边上的小山因山石黝黑而名乌山,。和不远处的金山,遥相对应。改革开放初,地图测绘者把简化字的“乌”误以为“马”,标成了“马山”。从此乌山变成马山,流传开来。但那不叫雅化,而是以讹传讹。

文/图  老禾山原住民 黄国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