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J | 280篇参考文献, 6位领域内知名专家联合撰写!这篇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工程(生物反...
相关推荐
-
生命新发现,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可以交换细胞器
叶绿体在植物的细胞壁内运动.新的研究表明,在植物嫁接中,整个细胞器有时可以穿过细胞壁上的特殊气孔进入不同物种的细胞. 十多年前,植物遗传学家在观察植物嫁接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当两株植物生长在一起时 ...
-
他创造了中国第一株发光植物,将来是否会颠覆城市的照明系统?
海洋里有发光的水母,森林里有发光的蘑菇,山坡上还有最常见的发光的萤火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发光的植物呢? 这个误入歧途学生物的90后,面对漫山遍野的萤火虫时,除了感叹在这样浪漫的情景下缺个女 ...
-
Plant Cell | 共同进化的叶绿体蛋白质
Forsythe et al.近期在The Plant Cell发表题为Genome-wide signatures of plastid-nuclear coevolution point to r ...
-
段康:基因编辑,让植物发光照亮黑夜
段康 云南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段康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验,将海洋发光细菌的发光基因移植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创造一种能够发光的植物.他相信发光植物在新时代可以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发光 ...
-
Plant J|植物基因组编辑: 越来越精确和广泛
由靶向诱变和基因靶向组成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使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修饰目标基因. CRISPR / Cas9系统在2012年的发现及其作为序列特异性核酸酶的发展带来了生物学的范式转变. 最初,将CRIS ...
-
人工智能时代不在任何领域内做专家
两年前听汪丁丁说「人工智能时代不在任何领域内做专家」. 当时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但不太理解具体原因,这两天对类比的学习,我认为有三点可以解释这句话: 1.成熟的领域才有专家,成熟意味着进展缓慢. 当你在 ...
-
PBJ重磅综述 | 20多位国际知名植物学家联合撰写系列综述:国际植物科学界对抗击人类传染病的贡献(...
传染病,也称为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或寄生虫引起的,这些病原体或寄生虫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个人或受污染的物质,通过飞沫和气溶胶,或通过昆虫等媒介在社区传播.这类疾病造成的死亡约占所有人类死亡的17%, ...
-
我的血压不高,为什么医生给我用降压药?看完这篇成为半个肾内小专家
肾友常常这样问: 医生你好! 我是慢性肾炎,有点尿蛋白,但血压也不高,你给我用降压药干嘛呀?是不是开错药了?! 为什么肾内科的医生常常给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用降压药?相信读完这篇文章,您就会豁然开朗了! ...
-
【厚朴案例】确诊肝癌后却错失手术机会,日本内外科专家联合会诊道出原因
70岁高龄查出肝癌本已不幸,错失了手术机会更是雪上加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篇案例,来自我们的客户赵先生(化名),希望能通过他的经历,为那些与他有相似情况的朋友们敲响警钟:任何治疗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非适 ...
-
一位体制内“刚退休领导”跟我说了一些“在职时不会说的真心话”
曾经有一位领导,平时不苟言笑,对我们要求也很严厉,等到他退休的时候,我为他跑腿办完最后一个退休手续,他请我去喝茶.我们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聊了许多事.其人将离,其言也善,他跟我说出了一些在职时不会说的真 ...
-
最近有一位住内湖的吴太太,泌乳激素很高2...
最近有一位住内湖的吴太太,泌乳激素很高200多,我用一星期的药,泌乳素就降下来了(降到20多),西医只会打针,没有作用,而且会影响脑下垂体,我们只用一星期的药就下降,我思考的方向是:乳房属足阳明胃经, ...
-
内分泌代谢领域每周精彩文献集锦(5篇)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饮食和微生物是否真的能"预测"心脏代谢风险? 饮食习惯与肥胖和/或2型糖尿病(T2DM)的发展有关,这是心血管疾病(CVD ...
-
一位低调的全才国画大咖 山水篇谢临风(1...
一位低调的全才国画大咖 山水篇 谢临风(1924--2012),原名启江,又名渔.泠风,自号烟波渔子,苦道人,白石道人.蜀中著名画家.1924年生,四川德阳人.生前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巴蜀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