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作品推荐:简儿《 又见萱草花》

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又见萱草花
文 / 简儿

蛰伏在母亲的清颜里,心的花瓣上,盈盈着思念的泪珠,那些风中的絮语,指尖跳动的时光,写满了母亲的诗篇,记载着幽兰般的馨香,心头的思绪在风中逐渐散落成萱草花瓣,碾落成泥,在纯白的时光中幻化成一颗颗晶莹的琥珀,沉淀了年轮里无所适从的哀伤。窗外,华灯初上,灯火阑珊,也无风雨也无晴,思念清晰如昨,不停地游荡,飘摇着不堪回首的过往……

母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贫如洗的家里还有三个姐姐,三个哥哥。虽然她在家里最小,并不像别的孩子那么娇宠。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勤劳俭朴、坚韧宽容、诚实懂事的优秀品德。很小就帮着年迈的双亲做家务,十二岁时独自步行六十多里到姐姐家,照顾月子里的姐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同时也得到了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和乡亲邻里们的称赞。母亲一直保持着善良,生怕辜负了这温柔的时光,在母亲看来全世界都是和颜悦色。母亲常说人生其实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别虚度光阴。因为自己留下的足迹还没来得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以后一个人走的路会很长很长,把每一天和每个微不足道的成绩都当成一种礼物。做个快乐的人,风雨人生,淡然在心,不狂喜,不卑亢,才能细水长流,碧海无波。

母亲和父亲的相爱,有了我们这个幸福的小家。从此,勤劳俭朴的母亲就把她一生全部的爱都倾注到我们这个家,用心血和汗水支撑着我们这个家。从我记事起,就看见母亲没日没夜为了我们而忙碌。在我半夜梦醒时,常常看到母亲仍在挑灯为我们缝补衣裳,操劳家务,尽管那时日子很穷,但母亲仍然尽力让我们吃饱穿暖,从不顾及自己。“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而我却从未为母亲着想,为母亲担忧过。世界上最慢的是活着,最长的应该是想念。母亲的担心和牵挂有如春风的缠绻,吹走我的疲惫,温暖我的想念,却在那个令人心痛的雨季里消失了。

二0一五年清明过后的那两个月,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一段黑色的日子,母亲被医院确诊为食道癌晚期,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头脑一片空白,简直无法承受这残酷的事实。  母亲身体一向很硬朗,平时极少患病,这该死的字眼——“癌”一下子就落到了我勤劳、善良的母亲身上,凝望着母亲日渐消瘦的身影,心里的痛楚油然而生。岁月的风声越吹越紧,带着悲鸣,带着惆怅,似乎它知道母亲将会跟我告别。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少时母亲矫健的身影,感动于年少时母亲给予的温暖。这一幕幕似梦非梦的情景,转眼间就成了母亲和我的永别,再也回不到从前,留给我的只是无尽的凄凉。如今,我也只能用一些文字,怀着最初的感动,去祭奠那份母爱浓浓的记忆。

母亲的一生没有荣誉,没有回报,只有奉献和期待,只有创造和守护。母亲就是一切平凡力量的代名词。母亲是一切功绩的缔造者。听父亲讲,我刚出生六天就生病住院了,母亲抱着我一个礼拜没合过眼,一直在流泪。七天七夜是什么慨念?那是一个年轻母亲永不放弃的一个信念、一份执着、一份坚强、一份大爱。家里人都说我能长这么大是个奇迹,现在的我还这么结实更是一个奇迹。其实我知道是母亲用自己的心唤醒了脚踏阴阳两界的女儿,是母亲用伟大的母爱换回了我幼小的生命,是母亲用自己的辛劳创造了我生命的奇迹。可是,在母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我却无能为力,没能为母亲的生命创造出——生的奇迹,所有的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看着母亲的生命从我指间滑落遛走,女儿的心无声地痛。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前方的路途是未知的祷告,有花,有雪,有终年不散的情愫。拨开天空的乌云,母亲在来世等我,燃尽了三千个绿色的春,等待时光将暗伤复原。

村头那口老井柳荫依依,依旧那么美,那是因为母亲常到井边把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井边婆娑的柳条被风吹起,母亲挑着水从树下走过的背影依稀还在。远处,似乎母亲踏着她稳健的脚步走来,肩上挑着水桶,手上牵着我。母亲还没有老,还很年轻,一头乌黑的长发及腰编成辫子好看极了,脸颊现出红润的光彩,两弯眉毛,浓浓如黛,嘴角露出一抹微笑。童年的记忆总是快乐着快乐,幸福着幸福。因为无论岁月多么艰难,母亲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温暖,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现在没了母亲的呵护才懂了:母亲是红尘中最大的菩萨,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没有母亲为我负罪前行,哪来我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月上柳梢头。母亲是该歇一歇了。可是床头边那台缝纫机又开始工作,在夜灯下显得油光发亮。那是久经岁月,母亲用心血擦亮的。“哒哒哒哒哒哒……”缝纫机的转动发出有节奏的韵律,这样的声音萦绕在旧时夜晚的每一寸空气中,简约的音符让空气的流动都慢了下来,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惦念,呼吸着甜蜜与幸福。那时母亲用好看的的确良布缝出漂亮的衣服,让我的童年穿出花儿一样的美丽,禁不住发出咯咯的笑声。如今,缝纫机停止了转动,静静地躺在墙角边,我想妈妈了,就用抹布轻轻地擦拭,望着母亲用过的缝纫机,用手捧过母亲戴过的老花镜,任泪水潮湿了双眼。与母亲隔世相望,好似天山积雪化作尘世雨点,原来只是人间炊烟一熄一灭。岁月终会落尽繁华,人生终成一尘一土。龙应台在《目送》的结尾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母亲也许是真的累了,想要好好地睡一觉,所以她走了,走得那么匆忙,那么无奈,那么从容,那么不舍。以至于我想追,拼命地追,却再也追不上了。

离开母亲快三年了,一千多个夜,我凝望窗外那轮孤月,心里写满了思念,脸上挂着忧伤。今夜,月儿又留恋在我窗前,可否带我游走天涯,赴那一场与母亲绚烂的来生之约?经流年、梦回那一稠染色的灰黄岁月,泪尽相思灼。耳边依稀回荡着母亲声声唤儿归,在心里温暖了轮回的春夏。仿佛母亲又陪我走过晓风残月,看那烟花绽出月圆。一缕乡愁涌上心头,那绿油油的菜地,那清凌凌的井水,还有母亲那温暖的笑脸。

妈!咱家的萱草花又开了,别样的红。古人说萱草花是母亲花,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带给我彩色的人生。种花人已西去,徒留萱草寂寂。帘垂斜月幽幽,何曾与我忘忧……



【作者简介】:简儿(申瑾)山西晋城人,习惯独处,闲暇之余,写写文字,在字里行间梳理自己或喜或悲的情绪和情感,常常行走在文字和生活边缘,崇尚真实,冷清却深情,简单且快乐。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顾问:陈广德  曹忠胜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静墨  枫丹白露

本期编辑:杨振

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
   关于稿费的暂行办法


第一: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第二:赞赏金额满20元,即5/5分,一周后,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稿件多,平时工作繁忙,不能一一核对,请谅解)
第三:请加总编微信hj526803516以方便联系

本活动合作平台:文化之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