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在呼唤|川西的诱惑
相关推荐
-
长江黄河两万里自驾:进藏了
甘孜县往西约三百多公里走国道317到江达县,是四川,青海,西藏三省结合部,到江达就是进西藏了,江达也是当年解放西藏的第一站,在入藏口有金沙江十八军渡口纪念地. 约好八点早餐八点半出发,大家早早起床做好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九)
刻版印书,这是造福后人的大事,方方面面都须仔细琢磨.就拿选用什么样的字体来说,也是经过反复比较后才确定的.土司从各地调来一百多位写字能手,展示各家本领,经反复比试,最终选定一个叫恶尔迫的差民的字体.恶 ...
-
“藏文化大百科全书”德格印经院
清晨,顶着霞光从炉霍出发,向下一个目的地德格县奔去.一路上景色壮美,美景不断,尤其是翻越川藏第一险雀儿山,能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虽说此前已经翻越过几座五千米以上的高山,但都不及雀儿山险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六)
讲到这里,扎西多吉带着几分崇敬的神情对我们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建印经院的土司,还特地为他绘了一幅彩像.这时,外面有事叫他,他便趁此邀我们同他一道下到佛堂,去拜谒却吉. 登巴泽仁的圣容.进到昏暗的佛堂 ...
-
藏地明珠 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完备而严格的管理.原材料制作考究,精湛的创工技艺,高质量的印刷,以及对建筑壁画.刻版及其他文物的全面保护,在西藏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卜楞印经院.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四)
偌大的院中,最吸引人的当然要数收储书版的藏版库了.我们跟随主人一库一库细心观看,间间库房都整整齐齐地排立着密密麻麻的陈版架子,人只能在架间穿行.那特制的多层架子上,分门别类插满了书版,上上下下,井然有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三)
附:马开祥谈民主改革中对德格印经院的保护 马开祥同志曾任甘孜州委统战部科长,是甘孜州民主改革的亲历者之一.其间,不仅随州委领导参加了中央的有关会议,还具体参与了德格县的民改工作,亲历和见证了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四)
郭朋还说,英国研究藏学的人的眼睛也盯到了德格印经院,因为在印度已失传的版本这里有.我对他讲,听说有个白玉人,叫迷荒谌布,他有30几部著作,也在这里. 郭朋对我说,只有北京图书馆提出印一套,同意了.他们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八)
院里壁画上已被神化了的却吉.登巴泽仁画像 却吉.登巴泽仁见这驮经版正好撒在小土包前,心想这一定有菩萨指点,是天意,便决定就在这里修建一座印经院.其实土司心中也很清楚,在这之前,属下臣民早已有人在刻版印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
选择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墨,才能印出上乘的书,精美的画,也是大事.土司把这份差事,交给了柏垭和卡松地方.两个地方的差民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种叫"阿交如交"的野草根作原料,造出 ...
-
“地狱之路”——拥有最美自驾县道的国道317
美丽又危险!这条进藏之路,只有骨灰级自驾越野者才走过 自驾走天涯·昨天 如果一生一定要去一个地方 那一定是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西藏 如果进西藏一定要"不走寻常路&q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一)
雪山深处的藏族文化宝库 --访德格印经院并德格藏医院 访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以珍藏着丰富的藏文典籍而闻名中外.我虽不是个佛教信徒,也早有造访这座藏族宗教文化宝库的宿愿.一个难得的机会,使我得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一)
却吉.登巴泽仁去世后,他的子孙琐朗贡布.彭错丹巴.洛珠加措又继续主持刻制,前后用了十六年时间,才基本完成.仅花去的粮食就达二十七万四千九百三十二克(合一千零九十九万七千二百八十斤).茶叶四万零七百七十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二)
一座不同于周边土屋的藏式高楼,恰好矗立在"扇"把上,分外引人注目.绿树森森,将它半遍半掩,给人几分神秘之感.我不禁向身边一位德格同志问道:"那是座喇嘛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