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力量

最近看了白岩松的演讲——饥饿的力量。

对于饥饿,现在的人估计都没什么感觉。除了偶尔因为没有按时吃饭有饥饿感之外,其他时候都不知道饥饿是什么东西。

作为80后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对过年的期盼:放鞭炮、穿新衣,最重要的是有数不清的精美食物。

后来慢慢长大了,过年的食物还是那么精美,但对于它们的渴望和期盼却少了很多。不是因为食物不好吃了,而是因为我不那么饿了。

关于饥饿的体验,白岩松在演讲中说了几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说1978年的北京,在每一个能吃饭的地方,饭点儿都要排队。每一个坐着吃饭的人的后面,都站着两三个等待的人。这两三个人里头,有等着吃饭的人,还有乞丐。

他亲眼见到那时的乞丐采用的方式是:一旦前面谁吃完了,假如有剩,谁更早地上去冲那个盘子或碗里吐一口唾沫,它就归谁了,不能归别的乞丐了。

另一个是讲他老学长杨正泉,在五六十年代的一天晚上,十点多在洗裤子的时候,发现裤兜里有一两粮票。当时二话没有,把洗了一半的裤子往水池里一扔,穿上衣服就冲进北京的寒夜。

为什么“二话没有”呢?当时是月底最后一天,如果这一两粮票不用,过期作废。他拿着粮票四处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烧饼的,把粮票花出去了,烧饼当场吃完,心满意足,回去继续洗裤子。

第三个故事是他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到北京的郊区做社会调查,中午没吃饭,赶回学校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其中一位女同学说,去我们宿舍吧。

然后她违规用电炉子给一行同学煮了一锅方便面。只不过比平常的方便面多放了一根香肠、一点蔬菜,结果成了他印象中的超级美味。以至于多年后的聚会他仍然会提起那一碗面。

饥饿有没有好处?肯定有。因为它让你真的善待食物。以前根本不会有浪费粮食这种行为,为什么?因为根本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给你浪费?

物质再饿,努努力还能吃饱,但精神上,以前真没“粮食”,直到改革开放才有,然而问题也随着出现了:只要饿一定是因为缺,只要缺它就贵。所以当时的他们经历了“精神食粮最贵的时代”。贵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白岩松一个月生活费40元,学校食堂的一份宫保鸡丁0.35元,一盒乐队演唱磁带5.5元;

后来他一个月工资大约120-150元,他会花198去买一张喜欢的专辑CD。

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会愿意花一个多月的工资去买一张CD呢?

我们再回到“肚子的问题”。

根据最新消息,上海一位95岁的医学专家,公布了一组数据: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高胆固醇所致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由原来的低于欧美、逐渐并行,到现在高于欧美了。

改革开放之初,他曾作为专家去美国开会,拿出了中国人的血脂、胆固醇等检验数据。美国专家说,你们拿来的是假数据,不可能这么低。可是一转眼,我们的这些数据快成为世界最高了。

吃得太好,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经过40年艰苦不懈,经过一代又一代母亲殷切的目光,终于把自己吃成了全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高血压第一大国、高血脂第一大国等等。我们现在要提出“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说我们才走了这么短的路程,就已经把自己吃过了。

所以,白岩松提出一个概念,叫“恢复饥饿感”。

很多人说,现在的东西太难吃了,不如小时候。可能的确有一些东西不如小时候好吃,但如果大多数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只是因为不饿了。饥饿是美食最棒的调料。

慈禧觉得最好吃的是什么?小窝头。那是在她逃难的路上吃到的,好不容易饿了一回,有小窝头后觉得那是人间美味。有个老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也是皇上在逃难的时候,别人给他弄了一个乱炖,吃完了,美。当了皇帝之后,还回头找,必须原汁原味。可是真做出“原汁原味”给他一吃,没法下咽,因为此时他不饿了。

精神也同样如此。

一转眼,我们的精神食粮已从“最贵”变成了免费的,殊不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与精神有关的产品,价格大范围下降,更多的时候是免费的。现在人人都有手机,相当多的精神产品,都是从手机上来的。大家会有一种错觉:通过手机可以获取无数知识。

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已经是一个基本性的东西,它不一定能够提升你。老师越来越难当,因为老师刚讲到3,底下的学生百度到8了。你怎么讲?知识已经是种标配,只要手指稍微灵活一点儿,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问题在于你可以知其然,但是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知识不等于智慧。当免费的“知识”拿走你大量时间的时候,它变成了最贵的东西。因为你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实际却在原地踏步。此时此刻,你会有精神层面上的饥饿感吗?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因为它拿走了你的时间,却并不一定很快地提升你。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恐怕要从真正的饥饿感开始。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并不在意每天看了些什么,只是觉得“看了”才安全。原地踏步很久,依然站在十字路口。其实沿着十字路口的每一条路去走,或许都能到达一个不错的远方,但是你满足于眼前无数的“美味”,感觉不到饿。

所以,恢复饥饿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0)

相关推荐

  • 饶阳东里满何老师回忆救命粮票

    粮票 作者 何同印 下乡那年,我十九岁,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岁数.将城市户口迁出落到农村,村里给了三个月的"商品粮"一一30%细粮,70%粗粮一一每月3 ...

  • 精神粮食

    精神粮食 <精神粮食>是黄倒抵发表在涯读书的网络小说. 中文名称精神粮食 作者黄倒抵 小说进度连载 连载网站天涯读书 小说类型 青春校园 内容简介 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情,我都漠不关心,爱理 ...

  • 说说早已消失的票据——粮票

    因为要搬家,收拾旧东西,找到了几张当年我父亲存下的全国粮票,拿来给孩子看,向他们解释了下当年粮票的情况,不过感觉孩子们还是不明白为为什么有钱的情况下还非要粮票才能买粮食.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对粮票 ...

  • 白岩松:幸福是什么?

    我常常迷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不快乐?" 有人说:"你生在了一个有幸的时代,知道自己如何做选择,你是一个有效能的人,但是你可能不快乐.&q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二章

    少年(二) 1959年9月30日,是我刚满10周岁生日的第六天:我是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少年,出生在建国前1949年9月下旬的哈尔滨,三岁以后成长在辽宁省沈阳市!用现在时髦的语言来表述,有建国前 ...

  • 《饥饿往事-故乡纪事010》

    以下是关于饥饿的体验和饥饿的小故事. 1984年,小说家阿城的<棋王>中,王一生在火车上吃饭的描述曾经引起我生理上的共鸣,至于冯小刚的<1942>以及零星的饥饿资料,是后来才接 ...

  • 不要小看饥饿的力量

    如果你在肚子饿的时候,除了食物脑海里面再也没有其它的东西,那么它有可能是人体有意如此.一项新研究认为饥饿是一种比口渴甚至是恐惧更加强大的力量. 这一研究被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期 ...

  • 【饥饿的力量,也是我们进化的力量】乔布斯...

    乔布斯在大学演讲中发表过演讲中,有这么一句话"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我原来不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以为要保持饥饿,保持旺盛的斗志,同时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傻事" ...

  • 【饥饿的力量,也是我们进化的力量】

    乔布斯在大学演讲中发表过演讲中,有这么一句话"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我原来不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以为要保持饥饿,保持旺盛的斗志,同时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傻事" ...

  • 饥饿产生智慧和力量|张涛

    就在前天晚上,天一擦黑,绝大部分人刚刚吃过晚饭,在街上休闲散步,我提着一塑料袋垃圾,快走到气味薰天的垃圾桶前,刚要用力抛出的时候,却看见一位四十岁走左右的妇女领着不足六岁的孩子,借着路边微弱的灯光,她 ...

  • 解锁呼吸的愈疗力量.....

    呼吸是一个身体自发的功能,人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自动地调节着呼吸,这样我们可以不用操心, 身体就可以通过呼吸来自动维系着我们的生命.但是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多人的呼吸会退化变成低效的模式,因为身体 ...

  • 宇宙探索:主宰宇宙的强大而神秘的力量!重力!

    宇宙探索:主宰宇宙的强大而神秘的力量!重力!

  • 易经:一个人,只要过了自己这关,内在的力量,就会强大起来

    有些人喜欢<易经>,处处求名师,寻高人,几经周折,钱和精力,都花出去了,自己的水平还是老样子. 易经,和一般的知识,不一样,不在传授,而在自悟.常常是,有心求之而不得,无心求之而偶成. 王 ...

  • 从传承红色基因中汇聚前行力量

    公文咩咩 昨天 咩咩:领导署名文章,都是深思熟虑.用心着墨的佳作,多学习必定受益良多. 今天咩咩推荐给各位读友的署名文章是,4月份,江西组工微讯刊登的萍乡市委常委.秘书长.组织部部长黄强的署名文章&l ...

  • 数万家居终端门店的幕后变革力量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门店,正在配备数字化的营销工具,重点包括: 3D云设计软件.智能大屏.云货架.VR场景漫游.数字化的图册.店面客户管理系统等. 这些工具的采用,并不是为了赶潮流,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