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十三)

(0)

相关推荐

  • 行走丨云岗石窟

    深秋, 从包头出发,去大同云岗石窟.一路向南,儿子女婿驾车,行驶于景色不同的塞外内今古地域话语中. [1]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鲜卑族拓跋珪建都平城时期.那时大同便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云 ...

  •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第三批国保---------(二)石窟寺(共11处) *********************************** 1.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汉                        江 ...

  • 亮相央视2021年春晚的天龙山佛首是什么来历

    ▌从日本追索回国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佛首,曙祥摄于鲁迅纪念馆 2月11日晚,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现身,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 ...

  • 三大石窟怎么选,一篇文章帮帮你

    三大石窟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后来与麦积山石窟又并称为四大石窟.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往往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这期间佛教兴盛. 石窟艺术来源于印度, ...

  • 从陶佛眼到昙媚造像题记:云冈博物馆巡礼下篇

    从陶佛眼到昙媚造像题记 云冈博物馆巡礼下篇 云冈博物馆馆内所展示的文物,多为建国后云冈石窟窟前.山顶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也有近年来征集到的流散文物以及从海外回归的文物.目前,馆展文物约500余件, ...

  • 石窟揽胜|平凉的石窟造像

    读懂一座城 从博物馆开始...... 关注      甘肃平凉云崖寺石窟7号窟北壁左侧.温润慈悲,静谧安详,举手投足间尽是似水的悲悯,将庄严与柔美融合得恰到好处.自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便开始建造,其意义不 ...

  • 水泉石窟 | 北魏龙门的”卫星窟”

    洛阳,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地处天下之中,自古以来皆是四方必争之地.洛阳还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官办寺院所在地,东汉"明帝梦佛"后始有白马寺.北魏平城迁都洛阳后,皇室延续佛教信仰 ...

  • 西方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

    古希腊与罗马的影响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Pythagoras(毕达哥拉斯,约西元前580-约前500)认为"万物皆数",且宇宙之组织是数及其关系之和谐体系,而任何数皆可公度,即数可 ...

  • 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十二)

    藏传佛教建筑及其布局(下)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都是当地之行政中心.如萨迦寺.布达拉宫.哲蚌寺,先后是历代西藏政权领袖达赖喇嘛之住地,也是西藏政府所在地:寺内有办公用房,布达拉宫内还有 ...

  • 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十一)

    藏传佛教建筑及其布局(上) 藏传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藏地之藏语系佛教分支.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之形成 ...

  • 保持两千多年前原貌的埃德富神庙 探秘古埃及文化之旅(十三)

    保持两千多年前原貌的埃德富神庙 探秘古埃及文化之旅(十三) 南山樵夫2018-06-13阅读 265 埃德富神庙(Temple of Edfu:又作荷鲁斯神殿,Temple of Horus)是位于埃 ...

  • 回顾2020飞驰环球文化传播集团文化系列活动之十三

    飞驰环球文化传播集团于2015年在京成立,集团拥有专业的策划.包装设计.宣传推广.创意创新精英团队,并联合国内外千余家网络媒体联盟,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核心,以"开拓.创意.创新" ...

  • 本市热点:《讲好中国故事》边疆行:文化活功之十三:云南丽江行

    挖甲二車独之是摩梭族的骄傲 讲故事之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丽江摩梭族最优秀的青年学者挖甲二车独之. 挖甲二車独之,是人的姓名. 挖甲:是摩梭人家族的姓氏: 二車独之:是摩梭人给自家孩子取得名字,像征金 ...

  • 中国古代音乐之心理意象

    <汉书·律历志>记载: 八音:土曰埙,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五声和,八音谐,而乐成. 用不同材质做出不同乐器的种类,例如皮制做了鼓,竹子制造管状的笛子等. ...

  • 【水文化】“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兼谈中西方“水喻”文化差异性

    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通过隐喻对人认知过程的充分描述和解释,能反映出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的独特性.对于崇尚自然的中国文化而言,隐喻对文化理解的作用更为重要.透彻理解文化的根隐喻就意味着走入了中国文化 ...

  • 淮镇年文化之一: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爷

       淮镇年文化之一: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爷 赵刚 在庚子年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河北作家韩咏华女士从微信中传来她的<庚子小年感悟>的诗,其诗云: 料峭东风料峭寒,序节转瞬又新篇. 麻糖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