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自诩猫比马画得好,曾以猫作画调侃徐志摩

来源   文艺天下

徐悲鸿送给徐志摩的“猫”

2011年北京传是春拍有一张徐悲鸿赠徐志摩的《猫》,这幅《猫》是徐悲鸿1930年送徐志摩的,纸本立轴,尺寸为84厘米×46厘米。曾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旧藏,而之前从徐志摩处如何流出,收藏它多年的主人是谁,至今没有确切史料。

徐悲鸿旅欧8年,回国后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旧弊,持批评态度,但在他身上,实际上还是留存了很多传统文人的性情,朋友间常有字画唱和。他喜欢画马来言志,猫图则大半是他画来酬答友人的小品,从画题到题跋文字,往往见出古风。徐悲鸿的猫图,以20世纪30年代画的比较多,1931年他画了《为谁张目》——这幅早期猫图代表作现为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1930年赠徐志摩的这幅《猫》,是比《为谁张目》更早期的一张猫图。

徐悲鸿的《为谁张目》

1930年是个非常有意味的年份,因为徐悲鸿题赠徐志摩这幅《猫》的时候,距离两人在上海发生那场著名的艺术论战不到一年。再读题跋,就更有耐人琢磨的地方了。那次论战,曾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次重要的观念对垒。1929年4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上海举办“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展览会总务常务委员有徐悲鸿、王一亭、李毅士、林风眠、刘海粟等。委员徐志摩还要负责和陈小蝶、杨清馨等人一起出版编辑《美展汇刊》。

4月22日,徐悲鸿的《惑——致徐志摩公开信》在《美展汇刊》上发表,和诗人就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真伪”、“是非”展开争论。

想辩出一条中国绘画艺术的出路。徐悲鸿以“庸”、“俗”、“浮”、“劣”等字眼激愤地否定了马奈、雷诺阿、塞尚和马蒂斯,声言如果政府购入他们的作品,他即“披发入山,不愿再见此类卑鄙昏聩黑暗堕落也”。徐志摩回写给徐悲鸿一篇《我也“惑”》来为塞尚的艺术辩护,除了表明他完全不同的艺术立场,文章第一段末尾还有看似闲笔的一句:“说到这里,我可以想见碧薇嫂或者要微笑地插科:真对,他是一个书呆!”激烈争论之下,仍不避家常的玩笑,看得出 来徐志摩和徐悲鸿夫妇平时并不生分。争论后又以画相赠,证明两人无私无褊狭,从旅欧时期就结下的友情并没有受到影响。

徐悲鸿画《猫》相赠之前,徐志摩自己已经有一篇写猫的小文问世:文章里“我的猫,是描摹和赞美他爱的女人,”读者一般都认为所指应该是陆小曼。1926年2月18日,徐悲鸿旅欧首次归国,田汉曾在上海邀约150多位文化人士参加梅花会,为他的40多幅油画办了一个小型展览,来宾名单里有蔡元培、 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郑振铎等人,但没有徐志摩——徐悲鸿画展在上海举行的时候,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正是情事纷扰,京沪两地社交界无人不知。

至于徐志摩多年不能忘情于林徽因,在朋友中也不是什么秘密。徐悲鸿可能想起来老友这些往事,这才顺着文题画赠了这幅《猫》,题跋中开句“志摩多所恋爱,今乃及猫”,字面上指的是物事,言外揶揄之意,朋友间都能一笑而解。徐悲鸿又言“而去其爪,自夸其于友道忠也”,这也有典故:近代传奇军事家蒋百里在德国期间就 和徐志摩交好,他写过《西方文艺复兴史》,和胡适、徐志摩一起组织过“新月社”,1925年徐志摩为了陆小曼从北京追到上海,吃住就在蒋百里家。1929 年,蒋百里被唐生智起兵事件牵连入狱,徐志摩随即扛上行李奔赴南京陪他坐牢,“随百里先生坐牢”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徐悲鸿题跋中的最后这句话,似褒似贬,羡徐志摩“于友道忠”,顺便也善意地讽刺了一下这位诗人朋友的小虚荣。

一幅旧画,读出许多历史掌故,也是一件乐事。

其实,徐悲鸿爱猫,家中养了不少猫,曾多次画猫。在赠吕恩女士《猫》时,徐悲鸿幽默地自诩:“人家都说我的马好,其实我的猫比马画得好。”1934年天目山写生途中,他曾以考题的形式问学生,“他的画,什么最好。”有人说“马”,有人说“雄鸡”,唯杨建侯说“猫”,他则独称杨有眼光。他的猫毕肖传神,憨态可掬,与画马相比,笔墨更加温柔。

徐悲鸿画笔下的猫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