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枣树”究竟是不是病句?其实先生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相关推荐
-
鲁迅病故后,其母:老二,我以后靠你了,周作人哀叹:我苦哉
1923年7月19日上午,京城内一场大雨浇过后,地湿漉漉的. 身着青布长衫, 足登一双沾满泥淖的布鞋,腋下夹着一卷书本的鲁迅,匆匆忙忙地赶回了他那位于北京八道湾胡同的四合院家中. 周作人.鲁迅 突然, ...
-
7月10日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不要再迷惑了
有一天,一位记者来到了一片牧场,看见了一位农夫在喂羊 记者便上去搭讪道:"请问您每天给你的羊喂些什么呢?" 农夫说:"你问的是黑羊还是白羊?" 记者:" ...
-
以鲁迅的《秋夜》为例,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镜头感呈现
与电影相比,单纯的文字并不具有任何吸引力. 工业时代,电影的出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艺术升级,融合了视觉跟听觉刺激的电影其吸引力远超文字,在电影面前,文学的死亡似乎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电影 ...
-
那些名家们所犯下的“错误”
那些名家们所犯下的"错误" 作者|吴琼 图片|网络 鲁迅在他的散文<秋夜>中这样写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
我带女儿品经典
专栏:亲子与教育 我带女儿品经典 文/高英 图/高英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喜欢阅读,我认为她目前尚处于识字阶段,并不刻意去引导她的阅读方向,任她随意翻看家里的书刊. 没想到,有一天女儿在与我闲聊 ...
-
文贵良 | 从“枣树语句”说起——论《秋夜》的白话诗学
文贵良 <野草>用最常用的字, 构造出奇崛不俗的语句.幽深广漠的意蕴, 使得<野草>成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奇葩.根据<秋夜>的写作时间( 1924 年 9 月 15 日 ...
-
同为文豪,郭沫若与鲁迅的水平究竟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判
对文坛稍有了解的人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鲁郭茅巴老曹",不少人对这个排名都表示了质疑,主要是针对第二的郭沫若.像鲁迅.茅盾.老舍和巴金等等,都有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可郭老什么都没 ...
-
郭沫若与鲁迅的水平究竟相差多大?你看这两首七律,不在一个级别
郭沫若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提起他的感情人们愤恨不已,但在另外一部分人眼中,郭沫若是近现代历史上罕见的国学天才. 在古文化造诣的成就上没人能与之比拟,在甲骨文面世时,他就一门心思钻了进去,编写了< ...
-
同是文豪,郭沫若与鲁迅的水平究竟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判
鲁迅与郭沫若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咖,备受世人的推崇与赞誉.然而,两人的关系始终处于尴尬甚至敌对的状态,他们之间从未缺少过唇枪舌剑与短兵相接.鲁迅先生为人精明.富有主见,以笔为矛,以纸为盾,用犀利的 ...
-
皆是文豪,郭沫若和鲁迅的水平究竟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判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 1936年10月19日,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像往常一样阅读报纸的郭沫若看到这个消息不禁呆住了 ...
-
鲁迅与林语堂究竟为何反目
魯迅与林语堂失和的直接导火索是"南云楼风波".1929年8月28日,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在南云楼设晚宴.宴请鲁迅.林语堂夫妇.郁达夫夫妇.川岛等文化界名流.此前,鲁迅因版税问题与李 ...
-
语文老师从未告诉我,鲁迅的枣树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人物>和<谷雨实验室>分别报道了两位语文老师的故事,让很多人动容.更早些时候,在<十三邀>中,钱理群先生也谈到了语文教育的遗憾,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语文, ...
-
这部战争片究竟有多牛?为拍摄解放军出动一个野战师,元帅、大将亲自指导!
本公众号原来的名称为<润之思想学习俱乐部>,现在改名为<六盘山上高峰>,其来源于毛主席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我们以史为鉴,以文会友,领阅文史风采,传播历史文化. ...
-
鲁迅曾在北京花几千块大洋,买了一个四合院,放在如今要多少钱?
1912年,鲁迅来到了北京任职,在这个时间他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余年的"北漂"生涯,他的那套大四合院就是他在来北京7年后,即1919年在北京的八道湾胡同买的. 从地域上看也就是现在的北 ...
-
张作霖究竟是谁炸死的?30年后一个日本大佐说的话,暴露真相!
张作霖究竟是谁炸死的?30年后一个日本大佐说的话,暴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