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黄诗】历史需常温。(2021年10月1日《当年,我住在北京半步桥》)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亦见仁见智,仅供参考,但相信每日均有所助益。

当年,我住在北京半步桥

黄亚洲

曾经住过城南,那叫半步桥

早先的年头,半步桥是一群鸽棚似的矮房

每天被一些悠长的吆喝声箍紧

譬如“磨剪子来镪菜刀”

我是一只来自南方的鸽子,嘴里衔的

不是和平之草

有驴车走过,有挑担的,送煤球的

那串冰糖葫芦,能酸掉牙齿

那一天,风把家家户户的烟囱全吹乱了

全串了黄昏的味道:

炸丸子、韭菜花儿、豌豆黄、烧饼火烧

我在抽鼻孔的时候,传来通知

明晨四点起身,天安门广场报到

红卫兵安排第七次接见,请戴好红色袖标

穿过北京的炊烟,抽抽鼻孔

我是一只来自南方的乳鸽,嘴里衔的

不是和平之草

我走了很多路,却住进了半步桥

其实,人跟许多不相干的东西

都只有半步之遥

那一年,我半夜起身去天安门,嘴里

衔着长矛

 黄评:新中国的发展道路如此曲折,以至于常常回想曲曲折折中的沟沟坎坎。作者曾经打开自带的铺盖在北京半步桥小学的教室里,睡过半个月的地板。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基本不是子弹横飞而是口号横飞。
 在展望前路的时候,我们确实要时时提着自己的心,离什么东西其实都只有半步,大意不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