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痿

(0)

相关推荐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胁痛、黄疸

    前贤医案赏析之胁痛.黄疸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叶蔚如兄胁痛便闭一剂而效.蔚兄来诊云∶病初右胁刺痛(按:有瘀),皮肤如烙,渐致大便闭结(按:热燥),坐卧不安,每便努挣,痛剧难耐,理气清火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十四)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十四) 原创2021-09-12 11:03·跃说中医 徐四一 水亏风动,舌强肢麻,中络之象.当通补下焦,复以清上. 熟地 淡苁蓉 杞子 牛膝 五味 远志 羚羊角 茯苓 麦冬 菖蒲 ...

  • 叶天士"通痹治阳痿"医案,将叶天士通痹治痿

    以医案为切入点,从荆公妙香安心气.血肉有情填奇经.通阳消阴复其用.交通心肾举阳器.疏肝解郁调气血.清热祛湿愈痿疾等6个方面,总结叶天士辨治阳痿的临证特色.... 叶天士"通痹治痿"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深度!分析叶天士医案中“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

    "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屡见于叶案之中,故笔者纵览叶案诸书,搜罗相关医案,对比揣摩,诠理释用. 医理诠意 脏腑的阴阳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发展而来,是藏象理论的一部分.脏腑的阴阳不是对 ...

  • 叶天士“脾阳宜动,肾阳宜藏”析

    姚鹏宇 "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屡见于叶案之中,故笔者纵览叶案诸书,搜罗相关医案,对比揣摩,诠理释用. 医理诠意 脏腑的阴阳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发展而来,是藏象理论的一部分.脏腑的阴 ...

  • 叶天士处方特点浅析

    叶天士,学中医的无人不晓,其习医初攻痘疹科,继转大方脉,又在旅居苏州的歙人陈敬通诊所内实习炮炙和司药.一闻某人善治何证,就叩门求教,到24岁时先后已更从17位老师.学成后,即在苏州市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 ...

  • 彭光超甘草干姜汤治疗​​虚寒肺痿、虚寒鼻渊医案经验

    虚寒肺痿 张某,男,18岁,学生.初诊于1984年12月4日.患者1980年曾患过急性肾炎,后经西医治愈.近2个月来眩晕欲倒,多唾涎沫,气短神疲,膝软以右侧为甚,常在行走中突然发软跪地,小便数,面色觥 ...

  • 《金匮悬解》肺痿肺痈肺胀——甘草干姜汤,桔梗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

    肺痿三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1 重申重点,肺痿之病,从亡津而来. 肺痿,吐 ...

  • 一代神医叶天士的神奇秘方

    万能药500年前秘方江湖秘笈神秘秘方偏方气死老中医 立消疔疮外治神效方: 松香20两,没药3两(研极细末),白蜡2两(切,为粗末),铜绿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黄蜡10两(刮取粗片),百 ...

  • 叶天士:三味“补阳”的中药,当“零嘴”吃,让阳气动起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云中君).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一下各位,在你们眼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幸福. 我觉得只有一家人和和睦睦,身体健康,这才是我们解读幸福的真正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