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中华路581号警钟楼
相关推荐
-
扫街老城厢(一)
上海老城厢好像只到过城隍庙.文庙和小南门乔家路.近日,随上海知名摄影家缪之江老师去顺昌路一带及豫园街道拍人文,扫街老城厢. 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北宋时期,出现了上海早期的居民聚落和官方机构- ...
-
梦梦老师专栏 | 老城厢,别离的笙箫正缓缓吹响
我不是老上海,甚至不是上海人,只是临时居住者而已,与上海的缘分最多不过两年,但是,听到动迁,总不免伤感. 还没有从张园的伤感中回过神来,又听说乔家路也要动迁,于是,踊跃参加"上海徒步光影&q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65,上海老城厢,楼
徐光启出生于上海县城南面的太卿坊,传说徐氏宅第有十三进,应该是误传,因为皇宫也没有这么多进,实际是三进一百多间.清顺治二年,徐氏老宅遭焚毁,仅存后进上下各九间,俗称九间楼.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被日军飞机 ...
-
2019年7月27号-上海徒步第88回 老城厢夜徒
前言 这是一个火热的夏季,上海的最高温度已经连续几天保持在35℃以上了,气象台也发出了高温黄色警报.我们十几位徒友,在太阳落山后,还是在炎热的夏季傍晚走了浦江两岸的老城厢地区. 徒步路线 浦东段:商城 ...
-
2019年3月16号-上海徒步第76回 只走一次的老城厢建筑/历史/风物徒步
前言 上海老城厢的小南门乔家路地块要动迁了!这个消息一传开,便在网上掀起了一波老城厢怀旧的热潮.本次徒步活动走访了那些即将消失的狭窄的里弄,矮小陈旧的房屋,去追思那曾经的辉煌和过往的艰难岁月.只走一次 ...
-
2019年2月17号-上海徒步第73回 老城厢寻年味徒步
前言 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县始成立,成为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嘉靖年间,海患渐起,为抵御倭寇,上海开始修筑起城墙,周长9华里.城墙内的区域称为&q ...
-
2018年12月23号-上海徒步第68回 三山会馆老城厢老上海记忆主题徒步
时值2018年岁末,我们又一次去走上海老城厢的徒步路线:三山会馆 – 民政博物馆 – 清心堂 – 文庙.这条线路上有着满满的上海老城厢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遗迹. 先上一张集体照,这是在三山会馆里的合影. ...
-
2018年2月3号-上海徒步第50回 老城厢徒步·从三山会馆到文庙(复徒)
本周六为农历丁酉年的最后一次徒步,天气寒冷,冷风刺骨,却仍然阻挡不住20多位小伙伴的参与热情.本次为老城厢徒步的复徒.欲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请参考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的往期文章: 1.14南市老城厢-- ...
-
2018年1月14号-上海徒步第49回 老城厢徒步·从三山会馆到文庙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从华亭县(治所在松江)分出,独立置县.明代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入侵,上海开始修筑城墙.城墙周长9里.高2丈4尺,设6处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 ...
-
2015年12月6号-上海徒步第33回 漫步老城厢
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县始成立,成为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嘉靖年间,海患渐起,为抵御倭寇,上海开始修筑起城墙,周长9华里.城墙内的区域称为" ...
-
老城厢先棉祠北弄40号
先棉祠街原为黄婆庵弄,西起迎勋北路,东至河南南路.长184米.宽4.1-6.6米,清道光六年(1826年),沙船运粮百五十余万担,由海运抵天津交官,二个月内运毕,官民庆悦.上海市民以沙船云集上海,实缘 ...
-
老城厢方浜中路榛岭街15号慈修庵
慈修庵位于老城厢方浜中路榛岭街15号(黄氏家族始建于1869年,也称黄氏家庵,20世纪初毁于火灾后重建).砖木结构.江南民居四合院式建筑. 大门朝西,额坊厚重,有砖雕花饰和慈修庵三字.慈修庵是上海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