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诗画中的亭,与冲淡空灵、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0)

相关推荐

  • 国画:平远,深远、高远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 ...

  • 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做到哪些?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始终离不开意境的营造.李可染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即借景抒情,经过艺术加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即诗的境界.&qu ...

  • 山水画技法分享:平远构图法,同样可画出空间宽广的山水画。

    山水画技法分享:平远构图法,同样可画出空间宽广的山水画。

  • 【图文点评】宋代山水诗画中的亭,与冲淡空灵、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中国山水诗画中的亭,不仅是"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它更是诗人画家精神聚积交汇的载体."山以水为血脉,-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故水得山而媚,得 ...

  •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杨柳

    杨柳 林海 - 城南旧事 杨柳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关于它的诗歌绘画数不胜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它的身影,其文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一年四季的柳树

    杨柳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关于它的诗歌绘画数不胜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它的身影,其文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树同样是 ...

  • 宋代小品画: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文/刘建轩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

  •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中国画|顾恺之_新浪收藏_新浪网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

  •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

  • 赏析丨宋代小品画㉔: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在中国绘画史中,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精微的笔墨技巧,高雅的格调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传达出中国 ...

  • 【评论图文】由文人审美意识看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自然美

    山水诗画对意境的孜孜追求,使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进一步突进,发展到全新的品级,这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客观审美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主观审美意识的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载体,山水诗画是艺术发展的 ...

  • 文徵明:山水诗画册页

    文徵明 江苏长洲(苏州)人 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q ...